当前位置:京东健康>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泌尿外科>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 为何尖锐湿疣疾病易反复发作? 一诊疗方法不当。有些患者可能会盲目选择小诊所就医,设备不全、医生经验不足,根本无法帮助患者明确病因,也不能为患者制定专属的诊疗方案。这样一来,反而不能帮助患者完全清理体内的病菌,便可导致尖锐湿疣反复发作。 二过早停止治疗。这是很多患者都会犯的一个问题!他们总认为,治疗尖锐湿疣只要表面症状消失便可。可实际上,这时候患者体内还有许多病菌残留,太早停止治疗,这些病菌就会在人体内再次繁殖,等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会引起复发。 三没有夫妻同治。此病易传染,夫妻之间若是有一人已经确诊患病,另一人会被感染的几率也比较大。所以说,如果患者治疗时未能做到夫妻同治,即便治疗成功,日后也可能会在性交时再次被病菌所侵袭,引起交叉感染。 如何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呢? 一防止密切触摸:医生指出,尖锐湿疣不仅能经过性触摸,传达给爱人,所以在尖锐湿疣,没有取得完全治好之前,是肯定不能有性生活的。尖锐湿疣疣体不见后,人类乳头瘤病毒,也许还会在病人体内,埋伏一段时间,因而不能简略地以没有疣体,作为性病治好的规范,何时能够康复正常的性日子,要得到医师的辅导。 二夫妻同治:实际中,假如夫妻一方有人患了尖锐湿疣,那么,夫妻两边应当一起检查或医治,单治一方作用欠安,即便尖锐湿疣埋伏期,爱人未感染,亦或许未呈现相应的体现体现,也应活跃的防止医治,以防夫妻间的穿插感染。 三防止间触传达:尖锐湿疣能够经过,直接的传达途径进行传达,咱们必定要十分留意,因而,尖锐湿疣病人的被褥、毛巾、脸盆、衣物等等,要与家人分隔洗刷,已被污染的日子用品,要用肥皂水冲刷、开水煮烫、阳光暴晒及喷洒消毒液等,办法消毒灭菌。

  • 尖锐湿疣怎么治疗完全能治好呢,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虽然有很多,但是现在仍然是以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主,那就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又分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只要治疗方法得当,都是可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尖锐湿疣的治疗办法都有哪些吧。 激光、电灼、冷冻等物理疗法常见的治疗方法,但这些治疗方法只能祛除肉眼所见的疣体,即不能清除 HPV 病毒,亦不能解决亚临床感染及治疗后残留的病毒,所以复发率很高,且往往留下疤痕,而干扰素,白介素等抗病毒的药物也仅是暂时抑制病毒的复制,不能把体内病毒杀灭及清除干净,因此停药就复发。反反复复,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 尖锐湿疣怎么治疗? 冷冻治疗:用冷冻的方法可使尖锐湿疣内结冰,形成组织局部的高度水肿,从而破坏疣体。冷冻治疗好处是局部不留痕迹,治好率约百分之七十左右。适用于疣体不太大或不太广泛的病人。该方法病人比较痛苦,且复发率较高。可进行 1~2 次治疗,间隔时间为 1 周。微波治疗:它是利用微波的高频震动,使疣体内部水分蒸发,坏死脱落。特点是疣体破坏完全.不易复发。缺点是疣体破坏的创而恢复较慢,容易继发感染。适用于体积较大、孤立、散在的疣。治疗同时要注意远离包皮系带.以免损伤包皮系带。 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中医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中医治疗以清疣散为主,中医外治,采用清热利湿的中药配方祛除湿热邪毒以治疗疾病,另一方面调理全身气血增强免疫功能以防治疾病复发。西药治疗尖锐湿疣针对疣体下药,有些药物会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而且容易复发。

  • 今年的国庆和中秋两大节日重叠,促成了法定假日以来最长的8天假期,相信宝妈们也是不肯错过这个带宝宝出行的好时机,一家人趁此佳节,找个青山绿水旁……宝宝承膝憨笑玩闹……如此想来,一顿户外野餐都是美美哒~ 而就在此时,一段梦幻假期的开始却是,爷爷奶奶端着碗筷对着宝宝边哄边追,宝妈宝爸边吼边气,好一番热闹不时上演,宝妈们不得不焦虑啦,这要如何带出门?于是宝妈们早早开始了补锌历程… 宝宝食欲下降不爱吃饭,真的是缺锌么? 其实大多数缺锌的症状属于非特异性症状,如食欲下降这一条症状并不能说明体内缺锌,而需要与日常饮食摄入量,生长发育水平,其他矿物质补充情况等综合考虑。每天大量补钙有可能会影响人体对锌的吸收,长期如此会导致缺锌。锌是100多种参与体内生理过程的酶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人体的蛋白质合成,加速伤口愈合,维持味觉,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发育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缺锌可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功能,大运动发育以及认知发展。 1. 缺锌有哪些症状?宝宝缺锌最常见的症状包括皮炎、生长发育缓慢、异食癖(喜欢吃奇怪的东西)、容易患感冒、腹泻、地图舌等。缺锌也有可能引起尿布疹和湿疹。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警惕啦!多关注宝宝的情况,觉得有问题了不要擅自给宝宝吃补锌的药品或保健品,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让医生判断宝宝是否缺锌。一旦缺锌,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来补。2.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锌?根据2016年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0~5月龄的宝宝每天需摄入2毫克锌。6~11月龄的宝宝每天需摄入3.5毫克锌。1~3岁的宝宝每天需摄入4毫克锌。3.宝宝每天实际摄入多少锌?0~5月龄的宝宝每天可以从母乳中摄取足够的锌(2毫克)。从半岁以后,母乳所能提供的锌不再能完全满足宝宝身体所需,应通过其他食物来给宝宝补充。蛋黄、肉和动物肝脏都富含锌。1~3岁的宝宝以辅食为主要营养来源,在保证奶制品摄入的基础上,每天保证1个鸡蛋、50~100克肉,就可以满足宝宝对锌的需求。4.锌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哪些?动物性的食物如海鲜, 尤其是贝壳类海鲜含锌最高,其次是红色肉类、内脏、鸡蛋、干果。水果和蔬菜中的锌含量较低。常见含锌量高的食物有:生蚝(71.2毫克/100克)、鲜扇贝(11.69毫克/100克)、羊肉(6.06毫克/100克)、猪肝(5.78毫克/ 1 0 0 克) 、牛肉( 4 . 7 3 毫克/ 1 0 0克)、蛋黄(3.79毫克/100克)。 3个让宝宝好好吃饭的小妙招 1、准备一个宝宝餐桌在家人团聚吃大餐的时候,仍然要给宝宝准备专用餐桌分配好食物,没吃完,不让他离开,也尽量不让其他大人转移他的注意力,让宝宝养成专心吃饭,且只吃自己碗里的食物的好习惯。2、饭前不吃零食“串门儿”的时候,长辈疼爱孩子的方式就是给各种好吃的,但是这时候爸妈要能狠下心,坚守不在正餐前给宝宝吃零食的原则,从而提高宝宝吃正餐时的食欲。3、提高宝宝食欲家庭餐一般都很丰富,爸爸妈妈的得意之作也许好吃,但不见得“好看”,做宝宝餐时,尽量营养搭配的同时把宝宝的食物打扮得“花枝招展”一点,从而引发宝宝食欲。 最后的最后,小编还是要祝各位宝爸宝妈们节日快乐!旅途愉快~照顾好我们可爱的宝宝 作者简介   王琳,女,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临床博士。从业近20年,擅长婴幼儿喂养、生长发育指导,出生缺陷和自闭症等疾病的诊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儿童神经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委。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 叶芳,女,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医生。 ——出自《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 有一位我的粉丝朋友问我,对肺结节患者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现在发现肺结节的朋友越来越多,有些人看到自己或者家人的CT报告中有肺结节,特别紧张,几晚上几晚上的睡不着觉。   作为一名专业治疗肺结节的医生,我对肺结节患者有三点建议,第一,首先要放松心态,肺结节不能和肺癌完全画等号,大部分肺结节都考虑良性的,可以继续观察,即使真的那一少部分肺结节患者是恶性的,肺结节型肺癌大多位于疾病的早期,手术治疗效果非常好,所以大家不要慌,要把心态平稳住。   第二,发现了肺结节,首先要找经验丰富的肺外科医生,看一看片子,肺外科医生对于一个肺结节是不是恶性的?有着足够的职业敏感性,其实不光是肺结节,身体任何部位长了东西,先让外科医生看,肯定是没有错的,这样可以不用走弯路。   第三,听从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的意见,不要交智商税,不要花没有必要的钱。如果这个肺结节需要做手术,外科医生就会给安排住院了。其他大多数不需要手术的肺结节,只需要定期观察,不用吃任何药物,即使吃点消炎药,一个疗程几十块钱也就足够了。有些不良医生利用了肺结节患者恐慌的心理,让患者每个月花好几千甚至上万元,吃一些本来不需要吃的药,这都是没有必要的。      

  • 勃起功能障碍,也就是阳痿,它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器质性,可以理解为老百姓说的实病,一种是功能性的,可以简单理解为老百姓说的虚病,多数是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多数是年轻人,刚有性生活时,没有经验,紧张害怕,紧张害怕都能吓得屁滚尿流,当然也能吓得硬不起来。不少年轻人刚有性生活的时候,也容易早泄,因为早泄没有面子,从而影响自自信,也会导致不好。 这样的患者是否需要吃药?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选择,有的医生给患者用中药,其实这个中药可能很大程度上是起了个安慰剂作用。还有的患者医生给患者开伟哥类药物,提高患者自信。我一般给患者讲勃起的机制,让他明白道理不紧张不害怕,让他尽量不吃药,因为是药三分毒,费钱伤肾损肝,如果能自己克服,就尽量不吃药,因为我见过不少人对药物产生心理性依赖,一直得靠药顶着。 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病因就是害怕紧张焦虑,就是"心魔",吃药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起到增强自信的作用,就像酒壮怂人胆一样,黑社会胳膊上纹条龙一样。有的人相信跳大神,可能烧个符也好了。黄药师在腋窝搓下泥团成"灵丹"也能治病,信不?  

  • 1、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初次发病见于儿童以水痘为皮肤表现,病愈后该病毒可隐匿于体内神经根处,免疫力低下时被“唤醒”,攻击神经系统并向皮肤扩散表现,出现带状疱疹。通常以局部神经痛为首发表现,经3-7天潜伏期后才出现皮肤表现 2、什么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之一,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3、疼痛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有哪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需长期治疗。及时、积极有效地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是预防PHN的关键。  抗病毒治疗:皮疹出现72h内尽早使用。 合理镇痛:减轻患者急性期的痛苦,预防外周和中枢敏化的发生,大大降低PHN的发生率。 抗炎治疗:NSAIDS,糖皮质激素(2周内使用效果好) 修复神经:甲钴胺,神经妥乐平 免疫调节:缩短病程,减轻神经损伤 神经阻滞治疗/神经调控治疗:神经介入、神经调控等治疗。 4、带状疱疹如何预防? 1.提高免疫力是关键 带状疱疹的爆发与人体免疫力息息相关,因此对于高危群体提高抵抗力是首要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作息规律、饮食清淡及适度运动的好习惯,是提高免疫力的基础。   2.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手段,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中保护效力超过90%,且带来长达10年的持久免疫保护且10年的保护效率为89%。需要接种两针,第二针和第一针需要间隔2-6个月。   一旦发生带状疱疹,不要过于紧张,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后遗症发生概率。

  • 李大爷75岁,打了10年的基础胰岛素,让我给停了,半年下来,不仅血糖控制的更好了,还减了30斤体重,以前他走路气喘吁吁,现在走几百米一点都不会喘。-1-为什么给他停用胰岛素首先,他是胰岛素促泌剂与胰岛素联用,体内胰岛素水平容易升高,导致高胰岛素血症,体重不容易控制。其次,李大爷处于肥胖状态,身高172厘米,体重90千克,需要控制体重。第三,有低血糖现象。李大爷血糖控制很理想空腹都在6-7mmol/L,餐后也在8mmol/L以下,但经常会出现餐前的低血糖。这就是胰岛素和促泌剂联用的两个弊端:一是容易出现低血糖,二是体重很不容易控制。检查后我还发现,李大爷的肝肾功能都很好,完全可以停用胰岛素该换口服药。 李大爷停用胰岛素6个月后: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血糖6-7 mmol/L,这么标准的血糖却从来没有低血糖。他自述,没有了低血糖的困扰,也敢长时间出去走走路逛逛了,以前饭稍微吃的晚一点,胃就不舒服,很快满头大汗,低血糖,让他非常害怕——现在也没有了。像李大爷这个岁数空腹血糖控制在6-7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8mmol/L左右就完全可以了。饮食尽量丰富些,两餐中间可以常规少量吃些水果,吃水果的糖尿病患者比不吃水果的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要出来的晚。 -2-哪些人群适合停用胰岛素以下情况下可以考虑停用胰岛素或减少注射次数: 1 常年累月在用胰岛素治疗的肥胖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或者轻度异常,血糖控制差者。 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紊乱、脂肪肝等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的尽量停用胰岛素,无论年龄大小。 3 完全用预混胰岛素30治疗,经常出现餐后血糖不达标,追加胰岛素用量,从而出现餐前低血糖者,如果没有禁忌证可以改为口服药降糖药加基础胰岛素,或完全改为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口服降糖药。 4 长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联合治疗下血糖控制即使达标,如果胰岛素用量不大,可以考虑停用胰岛素。 5 因肝肾功能轻度异常而选择注射胰岛素者,比如有些慢性乙肝或者丙肝患者,没有肝硬化肝功也很好或者轻度异常,完全有可供选择的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朋友们想想:是否您真的需要用胰岛素治疗,是否可以重新调整方案,摆脱注射胰岛素的不便与低血糖的困扰? 通过这个案例,糖友们应该知道每日监测血糖的重要了吧,还要知道治疗方法完全因人而异,找到一个好医生,坚持治疗很重要↓点击链接,即可问诊:https://www.healthjd.com/teacher?id=195810257709

  • 很多人,如果换一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无论哪种情感,有些人执着到,擦干眼泪继续爱你,有些人冷静到,权衡利弊放弃你。生不逢时,爱人逢人,所到之处,皆是命数。曾经早已过去,现在不是现在,而未来才是你现在的认知变现你的价值体现,派币,应运而生,顺应天道 大势所趋,不要记住今天你是谁,要清晰的知道明天你是谁,你能成为谁。

  • 心房颤动,与其与之为敌,不如学会与之为伴。 带着心房颤动/抖动,带着早搏(包括室性早搏)的人生依然可以长寿、幸福、美好,可以享受人生,奉献社会。 先从一位我亲自诊治过的中年心房颤动患者曲折治疗经历谈起吧。这是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企业家,本无明显不适,工作繁忙,事业有成,常规体检时,从记录的心电图上发现有心房颤动,便开始在网上搜寻相关诊疗信息,越看越害怕:许多文章讲到心房颤动不及时做导管消融手术治疗,病情会逐年加重,最终会出现心力衰竭而卧床不起;同时他发现网上描述射频消融技术十分神奇而美好,微创,不用开胸,可以根治,可告别心房颤动;再仔细打听,AZ医院做的最多最好,FW医院是老二,尽管打听到医疗费用很高,但他自己完全可以承担,钱对他不是问题,身体健康最重要。他马上去找了AZ的主任医生,主任对他的病很重视,亲自披挂上阵,给他做消融手术。术后从导管室回到病房,刚躺到病床上,心房颤动就复发了!手术以失败而告终。主任说,不要灰心,这种手术一次不成功,不等于没有希望,有的做了8次才成功。患者说先出院养养再做,连着手术太伤元气了。患者出院后,去找了老二----FW医院另一位专家,也属心房颤动消融的武林高手,第二次消融又以失败告终。中国的两大高手都失败了,他的目光转向了国外。于是飞往加拿大住院做消融手术,虽说事不过三,他第三次消融手术后还是很快又复发。回国半年后,收到加拿大医生邮件,说医院有了新的设备,有了新的消融工具,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再次飞往加拿大,手术再次失败,比第一次复发的更早更快。又过了三个月,听朋友介绍美国休斯敦射频消融做的好,他又去休斯敦,先后两次射频消融都未成功。六次手术之后,他挂号找到我,讨论下一步咋办?是否继续手术?与我谈话时,患者心情极为低落,本来十分成功的事业也不干了,不敢游泳、出差,天天觉得胸闷不适、心悸、全身乏力,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我和他充分沟通,讲明可以带着心房颤动生存,本来心率不快,又无症状,手术前完全适应高强度、强节奏出行、工作,又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卒中,年纪才50出头,没有任何发生血栓的风险,因此,最好的治疗是不射频,不服药,不要与心房颤动为敌,而学会与之为伴,重新享受生活,回归社会。经过一段系统的康复,他重新振作精神,恢复了事业,愉快地生活着。 (胡大一及高堂,来源于胡大一微信公众号)我母亲也患心房颤动几十年,也有过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她一直坚持保守治疗,用最便宜的阿替洛尔控制心室率。98岁时还能每周出诊6天,老有所为。还有一位已成好朋友的心房颤动患者,因二尖瓣脱垂伴有心房颤动,在某医院成功接受了瓣膜修复手术,同时接受了心房迷宫手术,希望根治心房颤动,而原本预期3-4小时的手术,做了15个小时,瓣膜修复术很成功,心房迷宫手术失败;之后去做射频消融,很快复发,心房颤动改变为心房扑动;又做直流电击复律,又很快复发。术前他能亲自驾车,爱旅游,几经折腾变得不敢运动,开车也担心。找我会诊,我告诉他要学会与心房颤动为伴,在和睦家医院经过康复后,恢复了工作生活状态,去海南休假,家人也不让他爬山,他坚持爬上去,无任何不适。现在每天在微信运动群互动,每天他能走1万5千到3万步,经常占领微信运动群封面。 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技术?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技术成熟,成功率高,可根治。但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至今在最有经验、手术量最大的医院,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往高说不超过70%,术后的复发率往低说不低于30%。该技术引入中国有20多年历史,大多数医院医生仍无法重复出上述结果,医疗成本非常大。我认为射频消融肯定不是今天和以后解决中国几百万心房颤动患者的主流治疗方法。 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医学精英掌握着话语权和引领医疗的发展,以创新、创业、创收为动力,不断撬动发展最新、不成熟、成本大幅拉高的技术,正面是创新发展,另一面是名利双收。同时,当前的医疗信息时常把不接受这些成功率低、复发率高、成本高的治疗技术的后果说的很可怕,如引起心力衰竭、引起猝死等等;这让那些治不起,不需治,手术失败,术后复发和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破裂)的患者觉得人生无望,情绪低落,犹如被判了“死缓”。而我们的医院只卖汽车,不办4S店,做完支架、搭桥、射频消融就“放羊”、散养,让患者自己想着办。这是一种科学主义、技术崇拜、极不负责任的趋利医学模式和职业行为。 我学医行医51年,经历过没有支架、没有搭桥、没有射频消融甚至药品也十分匮乏的年代;我也经历了新技术层出不穷,甚至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在过去,很多冠心病和心房颤动的患者,使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服务,几十年病情稳定,生活美满。当前,有了更多药物和正在发展起来的心脏康复系统服务,很多稳定的冠心病患者,CT筛查出的无症状的血管狭窄临界程度(70%~80%)的患者,很多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不做支架或搭桥,不做射频消融,比做手术活的更好,甚至更长寿。 过度医疗,对广大患者带来的伤害,让我的内心始终不能平静。我不能不说,我不能不干:反对过度医疗,反对神化高成本技术,反对诱导患者过度医疗的言论和行为。这是在捍卫常识!捍卫科学!捍卫良心和道德底线!这是捍卫医生职业的神圣! 我们要实事求是,满怀同情心与责任心,去呵护那些不需要、做不起、手术失败后复发、甚至出了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的生命与生活,让他们重拾光明和希望。 医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医疗医学最需要的永远不只是技术,而是一颗对受病痛折磨的一个个患者的无限同情与换位思考,以及为一个个患者解除病痛应勇于站出来承担的一份责任。 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大力推广低成本、高效率、适宜医疗技术和服务模式。做好“五个处方”服务。旗帜鲜明反对过度左心耳封堵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不恰当应用。组建“过好心房颤动人生”俱乐部,控制好心室率;用好华法林(做好抗凝);这是心房颤动治疗的主战场、主旋律。通过俱乐部,实现医患之间、同病相怜的患者之间、从事这一事业的医生与医生之间的互动,医患之间建立信赖,线上线下交流互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让广大不必做射频消融,做不起射频消融,消融失败,术后复发的心房颤动患者回归美好人生。作者胡大一本文转载自胡大一微信公众号

  • 有一位家住河北省73岁的男士,一周之前出现痰中带血丝的情况,同时隐约的感觉左侧胸部不适。他之前有过冠心病,心肌供血不好,所以以为是心脏的问题。他到医院看心脏科,接诊的医生除了给他检查心脏之外,又给他安排做了一个胸部CT,结果发现了在左肺门有一个占位。   我看到了他在我们医院拍的胸部CT,这个病灶首先考虑是恶性肿瘤,我问他之前拍过胸部CT没有,他说自己从来没有拍过CT,六七年前曾经照过胸透,结果说没事。我了解到他之前一直吸烟,至少得有二、三十年,每天吸一盒烟。按照这样的吸烟量,他属于肺癌高危因素人群,在超过40岁以后,应该每年做胸部CT排查肺癌。   在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如果您和家人长期大量吸烟,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每年也要到医院来做CT排查肺癌。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