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晋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科普文章

晋城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科普文章
  • 首先,我们来看下面在前三个阶段,女性是没有感觉的,还以为是普通炎症,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所有的宫颈癌都是因为炎症久拖不治导致的最终结果。也许,你觉得宫颈癌离你很远,但是它就在你的身边。因为起初它只是最好治愈的阴道炎而已。 洗液、打针、吃药、乱用抗生素、手术治疗,这一切的传统妇科治疗方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好了三五个月,妇科又复发了!亲爱的女同胞们变成了医院药店的常客,走上了与妇科斗争的漫漫长路。 我只问你两个问题? 1、为什么久治不愈:如果我们的手指不小心割伤了,是去医院打针、吃药好得快,还是直接在受伤的部位局部用药,药效到达得快呢?女同胞们几十年了,你可曾对自己的生殖系统有过了解?生殖系统和手指一样,是神经末梢,受伤了,打针吃药,药效不能直达病灶,只吸收了不到 2%而已。 2、为什么反复发作:如果我们家的垃圾桶里因为装了垃圾而惹来苍蝇蚊子,请问你是买杀虫剂来喷(治标);还是把垃圾倒掉,再把垃圾桶清理干净(治本)。朋友们,子宫内残留很多垃圾,变成毒素,是产生一切妇科病的根源,大家现在接受的是用洗液,打针吃药,甚至手术,都仅仅是治标。而没有把垃圾毒素清理出来,所以苍蝇虫子会再生。妇科问题才会反复发作,是治标还是治本,聪明的你应该有个正确的选择。 这个时候,就有人说了,我很爱干净的,我也很自爱,只有一个性伴侣,我的子宫内怎么会有垃圾毒素呢?亲爱的,你试试两天不刷牙,不洗脸,看看会怎样?家里两星期不打扫,你再看看会怎样?子宫几十年你有为她清洗过吗?所以,妇科疾病不等于生活不检点。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子宫内的垃圾都从何而来: 剥落不干净的子宫内膜和干枯的经血。 身体新陈代谢产生及脱落的老旧细胞。 “夫妻生活”残留物等。 炎症产生的炎性分泌物。 人流、生儿育女的残留物,及产后羊水、恶露等。 以上这些垃圾日积月累,堆积成山,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毒素,万病起源于毒素。子宫是女人的根,如果子宫出现了问题,那么色斑、痘痘、烦躁失眠、内分泌失调、夫妻生活不和谐等问题就会随之而来,继而影响到生活状态,严重的还会影响生育。所以,想要解决各种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关键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 关爱女性健康,从自身做起!

  • 尖锐湿疣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患者应该多了解一些尖锐湿疣治疗误区,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医生避免这些误区,提高疾病治疗的治好率。那么尖锐湿疣治疗过程中的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一:不能去根 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毒,它们通常不进入血液,在进入人体后可潜伏于表皮基底层,然后随着表皮复制进入细胞核内,引起细胞的分裂,同时形成临床所见的皮损。患者在经过正规有效的治疗后大都可控制复发,也有少数长期带病毒的患者,经一段时间后,病毒可随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善而被抑制乃至消失。 误区二:不能生育 尖锐湿疣没有遗传性,在完全治疗后无传染性,不影响怀孕和生育。患者经正规治疗后,如果症状消失,一年后不复发,即可考虑结婚、生育。 误区三:血液检查 医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尖锐湿疣尚不能用血清学方法对 HPV 感染进行确诊和 HPV 分型,目前,由于尖锐湿疣 HPV 不能在组织细胞中培养,以及其在体外增殖的困难,因此医学上不能通过分离病毒来确定 HPV 的型别。尖锐湿疣 HPV 的分型主要是依据实验核酸杂交及酶谱分析等方法来确定。 误区四:容易复发 一般来说,尖锐湿疣复发最常出现于治疗后 3 个月内,随着时间的延长,病人传染性降低,复发的可能性亦降低。患者经治疗后 6 个月不复发,就算临床治好了。如果治疗后一年不复发,那么以后复发的可能性极小,传染的可能性也极小。 误区五:手术 很多患者相信手术。冷冻、激光、电灼、手术等,虽然除疣速度较快,但只能针对可见疣体,而且痛苦、风险大、治疗费用高,恢复较慢,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能清除疣体周围皮肤中潜伏病毒,除疣不除毒,容易复发。 温馨提示: 治疗尖锐湿疣,时时刻刻都要提高警惕,患病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及时治疗,以防误诊,耽误病情。

  • 作者:Springstep   来源:周鹏心视野 人到中年,生活不易,但好在健康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者是指,符合以下标准任意一条:(1)单个危险因素显著升高,尤其是TC>8mmol/L(>310mg/dL)、LDL-C>4.9mmol/L(190mg/dL)或BP>_180/110mmHg(2)无其他主要危险因素的FH患者(3)无靶器官损害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10年或存在其他附加危险因素(4)中度CKD(eGFR 30-59mL/min/1.73m²)(5)10年致命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计算分数≥5%但<10%以上的缩略语:      TC: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H:家族性高胆固醇患者;CKD:慢性肾脏病;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对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者,指南推荐的LDL-C降幅和目标值如下:对于高危患者,推荐LDL-C需要较基线降低≥50%,以及LDL-C目标值为<1.8mmol/L(<70mg/dL),即在他汀或他汀基础上,把“坏”胆固醇LDL-C的幅度降低50%或以上,并且其水平应在1.8mmol/L(即70mg/dL)以下,俗称5018。点评:      这类人群,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就比较高。当代医学科学水平,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长期带残疾生存,不如正确加强防控,好好享受生活,把未来心血管疾病事件最大程度上推迟,做到无疾而终。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研究员,北京明德国际医院内科主任。周鹏医生是《全科艺苑》编委,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心肺复苏学组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慢病防控工作委员会专家组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品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脏协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美国心脏骤停基金会义务教员,美国科研协会会员,国际心电学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和欧洲心脏协会官方杂志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国际专业期刊的论文评阅人,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JCDR)总编辑、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学术/教育委员会主席(2012-2018)、公共健康教育部部长(2018-)。从2007年以来,49篇科研摘要被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接受并已发表在美国的《循环》杂志增刊上。

  • 点击查看

    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主治医生,鱼小南

  • 什么是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活体组织检查的简称,是用局部切取、钳取、穿刺、搔抓或切取病变器官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或病变器官,进行组织学检查或诊断。 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疾病最为广泛采用的方法,活检的意义: 主要适用于明确疾病的性质,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必需的依据。 主要是明确疾病的播散范围,比如肿瘤的分期,用于指导临床的治疗和估计预后。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定期活检,可连续了解病变的发展情况和判断疗效。 还可采用其他的研究方法,对疾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对于尖锐湿疣做病理活检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准确,目前我们临床诊断的手段有几十种,但是临床医生最为准确的方法就是病理活检,选择的治疗方法与此病的发病和复发有关,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简称 HPV )引起的,它的复发肯定和 HPV 脱离不了关系。事实的确如此,尖锐湿疣复发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完全清除 HPV 病毒感染,包括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治标不治本,“治标”就是去掉疣体,“治本”就是清除 HPV 病毒感染,“标”去了“本”还在,当然容易复发啦。 2019 年 11 月第 28 卷第 11 期《中国性科学》杂志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使用专利中药处方治疗一例巨大型肛周尖锐湿疣》的学术性论文。论文以 2017 年 6 月南京优嘉病毒疣医学研究所诊治的 1 例肛周巨大型尖锐湿疣治疗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获得专利的中药制剂,给予患者以 1 周为 1 个疗程的治疗观察并记录转归。 目前医院普遍会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微波、激光、冷冻、光动力等,这些都是以将肉眼所能见到的疣体打掉为主,并未重视致病源 HPV 病毒的清除,所以这些方法很容易复发。 尖锐湿疣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系统性治疗应该是激发出病毒,排毒,清毒,巩固,与预防,这样子的一个系统性的治疗,而不是,去疣体,复发,再去疣体,一直循环下去。还有疑问。

  •   很多媒体都把冠心病写为“第一健康杀手”。确实,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而且80%的猝死都是冠心病所致。 但是如果进行规范的治疗,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万一有突发状况也指导如何正确的应对,是可以享受健康生活的。 以下这几个误区请大家注意避免哦。   误区一:急救药有用就不用就医  案例:赵女士经常出现心口疼等冠心病发作的症状,吃“速效救心丸”等药物有效。她认为是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不用去医院看病。  疑似冠心病发作应立即就医。如果忽视冠心病发作症状,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心肌梗死患者服用急救药“速效救心丸”可以改善心肌缺血,为抢救争取更多时间。但服药后,也应该及时送到医院救治,以免耽误治疗,危及生命。   误区二:尽量不吃药经常吃会有抗药性  案例:钱先生最近心绞痛经常发作,只要自己能忍受,就尽量不吃药。他认为,药吃多了,会有耐药性,时间长了可能药对他就没效了。   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次数很多时,才有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不会形成耐药性。心绞痛发作时应该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误区三:做了支架手术就不用再吃药了  案例:老孙平日里劳累、用力和情绪激动时会有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两天前,老王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大发雷霆,随后出现胸口剧烈疼痛、大汗、面色苍白的情况。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为老王进行了介入治疗,放置了支架。老王阻塞的血管已被支架撑开,症状消失了。老王觉得疾病已经治愈,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再吃药了。   介入手术只是将局部血管撑开,不代表疾病治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并没有消失。不坚持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心梗有可能再发,支架有可能一放再放。因此,支架手术后,患者仍需继续治疗。   另外,支架治疗疏通了狭窄血管,但并未改变导致血管狭窄的基础病因,即高血脂、高血压等,仍可能再次出现冠脉狭窄,乃至冠心病。很多患者存在多处冠脉狭窄,相对不太重要的狭窄部位通常没有放支架。 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同高血压一样,冠心病也是一种慢性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造成的动脉狭窄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患者症状减轻或消除并不表示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已经根除,如果此时未经医生建议擅自停药的话,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就会加速,使冠心病病情更加严重。 所以 支架手术后,患者应注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控制体重。   误区四:血脂不高就可以不吃降血脂药   案例:李女士体检后,看到自己的血脂化验单发现血脂一点都不高,她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服用降血脂药物。   血脂化验单通常检查以下四项。   总胆固醇(TC):血液中胆固醇总和,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甘油三酯(TG):轻、中度升高会使冠心病风险增加,极度升高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好”胆固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坏”胆固醇,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心血管疾病防治首要目标。 看化验单,可不能只看标准参考值,因为那个正常范围是针对一般人来说的。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坏”胆固醇LDL-C的目标值应小于1.8mmol/L。  另外,所有冠心病患者无论基线LDL-C水平高低,都应服用降血脂药物,降低“坏”胆固醇,进而稳定逆转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所以即使血脂达标了,也要继续服用降血脂药物。因为人体每天都在不断地通过自身合成和通过进食吸收胆固醇。停用药物后,“坏”胆固醇还会升高。中断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已经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进展,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 2007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指出,降血脂治疗要长期坚持,直至终生。也许有些人担心药物对肝脏的副作用,其实有些好的药物已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即使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通常短期即可恢复正常,无需停药。点击医生卡片即可问诊张涓主任是医学博士,在北京三甲医院工作25年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医生给我开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抽血化验,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整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物,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叶酸、维生素 B6 和维生素 B12 缺乏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之一。其代谢异常使血液水平升高,促进血管及微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进而增加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有什么危害? 目前,普遍认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即超过 15 μmol/L 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可促进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不仅是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同时也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紧密相关。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患有高血压的概率也会增加。 哪些人容易出现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营养不良、素食、偏食、衰老、嗜烟、长期饮酒、慢性胃肠疾病、肝胆疾病、肾病、恶性肿瘤、药物(甲氨蝶呤、避孕药等)。 如何降低同型半胱氨酸? (1)合理饮食,治疗原发病相比杂食者,素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更高,30%素食者同型半胱氨酸>15 μmol /L 比杂食者高 6%。建议普通人群(非妊娠、非哺乳期)通过食用蔬菜、水果、豆类、肉类、鱼 类和加工过的强化谷类,合理增加叶酸、维生素 B6 和维生素 B12 的摄入,低脂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停止高血压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且既往有心血管病或糖尿病史的患者,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 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 (3)高血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酌情加用叶酸可能会减少首次脑卒中风险。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