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医学科普 #北京协和医院李五一

  • 点击查看
    å

    一般情况下推荐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可耐受的情况下降至<130/80mmHg 的理 想血压水平。对于具体的卒中类型可确定个体化降压目标:
    1.小血管闭塞型:收缩<130mmHg。
    2.颅内大动脉狭窄所致脑梗塞,血压<140/90mmHg。
    3.合并糖尿病者,建议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 以内。
    4.双侧颈动脉狭窄>70%过度降压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
    5.由低血流动力原因导致的脑卒中患者,过度或过快的降压可能影响脑供血。
     
    降压药物可选择钙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均有预防脑梗塞复发的作用。

  • 点击查看
    å

    PCI 一年后单抗维持治疗,选氯吡格雷还是阿司匹林?

    1.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策略

    DAPT(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一直以来是冠心病尤其是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抗栓治疗基础1。接受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应用DAPT较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可显著减少缺血事件2。因此,欧美和中国ACS诊疗指南一致推荐:所有ACS患者均应接受抗血小板治疗。非高出血风险患者,无论是行PCI还是单纯药物治疗,均建议接受12个月的DAPT1。

    接受PCI的患者在6~12个月DAPT后,常将阿司匹林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事件长期二级预防的单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可选择氯吡格雷3。然而,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与出血风险增加相关。CAPRIE研究共纳入19185例有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的患者,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降低血管事件风险的作用4。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和血管性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32%和5.83%。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氯吡格雷组相对风险降低8.7%(P=0.043)。结果表明氯吡格雷对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比阿司匹林更有效、更安全。

    因此,能否使用氯吡格雷常规替代阿司匹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

    2.HOST-EXAM研究显示:PCI术后一年,单药维持治疗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

    HOST-EXAM研究是全球第一个对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用于PCI术后一年患者的单药维持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化、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5。

    研究共纳入5438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患者。患者PCI后接受6-18个月的DAPT且未出现不良事件。随后随机(1:1)分配接受氯吡格雷75mg/d或阿司匹林100mg/d单药维持治疗,持续24个月。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因ACS再入院以及BARC(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3型出血的复合终点。

    24个月随访期间,氯吡格雷组152例(5.7%)患者达主要终点,阿司匹林组207例(7.7%)患者达主要终点(P=0.003)。此外,氯吡格雷组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比例为3.7%,阿司匹林组为5.5%(P=0.003);氯吡格雷组患者出血事件(BARC≥2型)比例为2.3%,阿司匹林组为3.3%(P=0.036)。

    研究结果显示,在PCI后慢性维持期内,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氯吡格雷单药治疗显著降低了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ACS导致的再入院和BARC≥3型出血的风险。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需要单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氯吡格雷单药治疗在预防未来不良临床事件方面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

    3.小结

    DAPT是ACS非高出血风险患者的首选,指南推荐ACS患者在PCI后接受12个月的DAPT。接受PCI的患者在6~12个月DAPT后仍需长期的二级预防单抗治疗。HOST-EXAM研究显示,PCI术后一年,单药维持治疗氯吡格雷相比阿司匹林可带来更多临床获益,或将作为PCI术后单药维持治疗的优选。


     

    参考文献:

    1.     徐亚伟,张书宁.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片复方制剂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1,29(06):306-312.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J]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 49(5) : 432-454. DOI: 10.3760/cma.j.cn112148-20210125-00088.

    3.     Neumann FJ, Sousa-Uva M, Ahlsson A, Alfonso F, Banning AP, Benedetto U, Byrne RA, Collet JP, Falk V, Head SJ, Jüni P, Kastrati A, Koller A, Kristensen SD, Niebauer J, Richter DJ, Seferovic PM, Sibbing D, Stefanini GG, Windecker S, Yadav R, Zembala MO; ESC Scientific Document Group. 2018 ESC/EACTS Guidelines on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Eur Heart J. 2019 Jan 7;40(2):87-165. doi: 10.1093/eurheartj/ehy394. Erratum in: Eur Heart J. 2019 Oct 1;40(37):3096. PMID: 30165437.

    4.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 A randomised, blinded, trial of c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s at risk of ischaemic events (CAPRIE).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 Lancet. 1996 Nov 16;348(9038):1329-39. doi: 10.1016/s0140-6736(96)09457-3. PMID: 8918275.

    5.     Koo BK, Kang J, Park KW, Rhee TM, Yang HM, Won KB, Rha SW, Bae JW, Lee NH, Hur SH, Yoon J, Park TH, Kim BS, Lim SW, Cho YH, Jeon DW, Kim SH, Han JK, Shin ES, Kim HS; HOST-EXAM investigators. Aspirin versus clopidogrel for chronic maintenance monotherap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HOST-EXAM): an investigator-initiated, prospective, randomised, open-label, multicentre trial. Lancet. 2021 Jun 26;397(10293):2487-2496. doi: 10.1016/S0140-6736(21)01063-1. Epub 2021 May 16. PMID: 34010616.

  • #甲状腺相关疾病不要频繁按摩挤压!#甲状腺结节 #动画演示 #医学科普 #甲状腺医生李德志 #医者仁心 @抖音小助手

  • #打呼噜 #医学科普 #北京协和医院李五一

  • 耳聋患者为什么要戴助听器?

  • 点击查看
    å

    神经性耳聋的原因

  • 脂溢性皮炎是很常见的皮肤疾病,发病率占总人口的3%,年轻人的发病率更高,可达到5%[1]。脂溢性皮炎以头屑、头油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个人形象。脂溢性皮炎病情加重时,可诱发脂溢性脱发,甚至会诱发心理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务必要加以重视,积极治疗。

     

     

    脂溢性皮炎(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出现类似症状,应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脂溢性皮炎以头屑、头油为典型性症状,但其他头皮疾病亦会导致脱屑,也会使头发看起来油腻,一定要注意区分。由脂溢性皮炎引起的头屑、头油症状,具有独特的表现,只要掌握了症状特点,患者多可自行辨别[2]。

     

    常见头皮疾病的临床表现[2]

    疾病类型
    临床症状
    与脂溢性皮炎的区别
    脂溢性皮炎
    常见黄色、暗红色油腻鳞屑、结痂,可见渗出、瘙痒。
    ——
    银屑病
    常见银白色云母状鳞屑性斑片,强行剥离斑片可见点状出血。
    鳞屑颜色、质地不同
    湿疹
    常见头痒、水疱、糜烂、渗出。
    少见鳞屑
     

    由上表可知,能导致脱屑的头皮疾病很多,但不同疾病造成的皮屑形态不同,可作为自行区分的主要依据。此外,能够诱发头油的头皮疾病较少,但有部分疾病可使头皮渗液,与头皮生态环境中自然存在的油脂混合,造成类似头油的表现,需要注意鉴别。

     

     

    银屑病(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同时出现头屑、头油症状,是脂溢性皮炎的典型症状,马拉色菌的过度增殖是发病的重要环节,所以需介入抗真菌药物治疗。若排除脂溢性皮炎,需及时就医检查,并对症治疗。

     

    脂溢性皮炎与哪些因素有关

     

    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可大致分为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两种。

     

    1、生理性因素

     

    生理性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内分泌、降低体质、改变头皮微生态环境等方式,刺激马拉色菌增殖,诱发马拉色菌感染,常见潮湿、多汗、吸烟、辛辣饮食、甜腻饮食、饮酒、运动不足、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

     

    有研究纳入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样本,统计不同易感因素涉及人数的总体占比,有下表:

     

    不同易感因素涉及人数的总体占比[3][4]

    易感因素
    潮湿
    多汗
    吸烟
    辛辣饮食
    甜腻饮食
    饮酒
    运动不足
    睡眠不足
    营养不良
    涉及人数的总体占比
    29.55
    47.73
    20.45
    95.45
    88.63
    20.46
    52.9
    58.3
    24.5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2、病理性因素

     

    研究发现,脂溢性皮炎与某些疾病多合并发生,例如:

     

    l  免疫抑制疾病:艾滋病、慢性酒精中毒、丙型肝炎、恶性肿瘤;

    l  神经精神病:帕金森病、迟发性运动障碍、情绪抑郁;

    l  遗传病:Down综合征、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心面皮肤综合征[2]。

     

    总而言之,涉及到上述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者,要加强脂溢性皮炎的预防。

     

    正确选用洗剂,应对脂溢性皮炎引起的头屑、头油

     

    马拉色菌的异常过度增殖是脂溢性皮炎的重要病机,因此,予以药效持久、抑菌能力强的抗真菌药物非常重要。

     

    1、有研究对常见抗真菌药物对不同马拉色菌的抑制能力进行研究,得下表:

     

    常见抗真菌药物对不同菌种马拉色菌的抑菌最低浓度(mg/ml)[5]

    菌种
    酮康唑
    联苯苄唑
    氟康唑
    咪康唑
    特比萘芬
    环吡酮氨
    球形马拉色菌
    <0.125
    1
    32
    32
    2
    32
    厚皮马拉色菌
    <0.125
    0.5
    16
    8
    1
    16
    合轴马拉色菌
    <0.125
    0.5
    16
    16
    4
    16
    糠秕马拉色菌
    <0.125
    0.5
    16
    8
    1
    16
     

    抑菌最低浓度越小,证明该药物的抑菌能力越强。

     

    由上表可知,酮康唑在抑菌方面有两点优势。

     

    l  其一,抑菌能力强,以其他药物1/4,甚至是1/256的浓度,即可达到有效抑菌效果;

    l  其二,抑菌能力稳定,针对不同马拉色菌,抗菌能力差别不大[5]。

     

    上述优势证明,酮康唑具有广谱抗菌功效,适用范围广,有推广价值。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2、有研究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抑菌时效性进行分析,有下表: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抑菌时效性(天)[6]

    药物成分
    酮康唑
    二硫化硒
    吡啶硫酮锌
    抑菌实效
    28
    11.4
    18.8
     

    由上表可见,酮康唑的抑菌时效性更久,说明该药物可起到长效抗菌的作用,证明该药物在症状控制、疾病预防、复发抑制方面有广泛应用价值。

     

    脂溢性皮炎引起的头屑、头油是一种切实存在的病理改变,需要患者加以重视,正式介入药物治疗。如果仅依赖清水洗头等保守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造成严重的后果。建议患者积极选用酮康唑洗剂,坚持用药4周,症状即可得到有效控制。

     

     

    [1]  Hywel C.Williams.循证皮肤病学第3版[M]. 2018 ;174-181

    [2]  赵辨.脂溢性皮炎.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上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774-778.

    [3]  戴若以,顾小红.脂溢性皮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及影响因素调查.中华全科医学. 2017(02)290-296.

    [4]  许雪,李红宾,黄云丽.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诱发因素分析,皮肤病与性病,2014.04.001.187-189.

    [5]  郑晓晖, 夏修蛟, 王志东,等. 七种抗真菌药物对马拉色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 20(2):75-76

    [6]  Pierard G E, Arrese J E, Pierard-Franchimont C,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1997, 19(3):111–117.

     

  • #黄斑变性 #视物变形 #医学科普 #眼科医生聂红平

  • #听力下降 的4个原因你知道吗?#耳鼻喉王林娥 #医学科普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