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图书 正文

计算机网络基础/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类规划教材简介,目录书摘

2020-06-16 16:02 来源:京东 作者:京东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类规划教材
暂无报价
2评论 50%好评
编辑推荐:    全书内容简洁、结构严谨、逻辑分明、条理清晰,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教材的编写由浅入深,即使没有接触过网络的学生也能很快上手。 <br>    《计算机网络基础》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r>    参与《计算机网络基础》编写工作的人员都是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和长期从事网络管理的网络工程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 <br>    本教材资料齐全:配有电子教案、案例、教学大纲、教学指南等。
内容简介: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特点和要求,《计算机网络基础》在内容上遵循“宽、新、浅、用”的原则,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全书共分为11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TCP/IP协议集、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连、广域网技术、Internet基础与应用、常见网络故障排除、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以及实际技能训练。<br>    《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结构上采取“问题引入-知识讲解-知识应用”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思想。并以提示的方式对重点知识、常见问题和实用技巧等进行补充介绍,从而加深理解,强化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br>    《计算机网络基础》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难度适中,理论结合实际,讲解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通俗易懂,附有大量的图形、表格、实例和习题。<br>    《计算机网络基础》可作为高职高专各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培训班和计算机网络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目录: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br>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br>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br>1.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br>1.1.3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3<br>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5<br>1.2.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5<br>1.2.2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6<br>1.2.3  开放式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7<br>1.2.4  互联网  8<br>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8<br>1.3.1  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  8<br>1.3.2  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  10<br>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1<br>1.4.1  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11<br>1.4.2  按传输技术分类  12<br>1.4.3  按其他的方法分类  12<br>练习与思考  13<br><br>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16<br>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6<br>2.1.1  信息、数据、信号与信道  16<br>2.1.2  数据通信系统基本结构  17<br>2.1.3  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18<br>2.2  数据编码与调制技术  20<br>2.2.1  数据编码类型  21<br>2.2.2  数据调制技术  21<br>2.2.3  数据的编码技术  22<br>2.3  数据传输  23<br>2.3.1  信道通信的工作方式  23<br>2.3.2  数据的传输方式  24<br>2.3.3  同步技术  25<br>2.3.4  通信网络中节点的连接方式  25<br>2.3.5  数据传输的基本形式  26<br>2.4  数据交换技术  27<br>2.4.1  电路交换  28<br>2.4.2  报文交换  29<br>2.4.3  分组交换  29<br>2.4.4  高速交换技术  32<br>2.5  信道复用技术  33<br>2.5.1  频分多路复用  33<br>2.5.2  时分多路复用  33<br>2.5.3  波分多路复用  35<br>2.5.4  码分多路复用  35<br>2.6  传输介质  36<br>2.6.1  有线传输介质  36<br>2.6.2  无线传输介质  41<br>2.7  差错控制技术  43<br>2.7.1  差错的产生  43<br>2.7.2  差错控制编码  44<br>2.7.3  差错控制方法  44<br>练习与思考  45<br><br>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8<br>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48<br>3.1.1  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48<br>3.1.2  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  49<br>3.1.3  层次结构中的相关概念  50<br>3.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53<br>3.2.1  OSI参考模型  53<br>3.2.2  OSI/RM各层的主要功能  54<br>3.2.3  OSI/RM数据流向  57<br>3.2.4  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57<br>3.3  TCP/IP参考模型  58<br>3.3.1  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  58<br>3.3.2  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59<br>3.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60<br>练习与思考  61<br><br>第4章  TCP/IP协议集  63<br>4.1  TCP/IP协议集  63<br>4.1.1  TCP/IP网际层协议  63<br>4.1.2  传输层协议  65<br>4.1.3  应用层协议  66<br>4.2  IP编址  67<br>4.2.1  IP编址  67<br>4.2.2  子网技术  71<br>4.2.3  可变长子网划分  79<br>4.2.4  超网和无类域间路由  80<br>4.3  IPv6  82<br>4.3.1  IPv6特性  82<br>4.3.2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83<br>练习与思考  84<br><br>第5章  局域网技术  86<br>5.1  局域网概述  86<br>5.2  局域网的模型与标准  87<br>5.2.1  局域网参考模型  87<br>5.2.2  IEEE 802标准  88<br>5.3  局域网的关键技术  89<br>5.3.1  拓扑结构  89<br>5.3.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91<br>5.3.3  传输介质  94<br>5.4  以太网技术  94<br>5.4.1  以太网的产生与发展  94<br>5.4.2  传统以太网技术  95<br>5.4.3  高速以太网技术  96<br>5.5  局域网连接设备  97<br>5.5.1 网卡  98<br>5.5.2  中继器  98<br>5.5.3  集线器  99<br>5.5.4  交换机  100<br>5.6  虚拟局域网  102<br>5.6.1  VLAN的产生  103<br>5.6.2  VLAN的优点  104<br>5.6.3  VLAN的划分  104<br>5.6.4  VLAN之间的通信  105<br>5.6.5  VLAN划分实例  106<br>5.7  无线局域网  108<br>5.7.1  无线局域网技术  108<br>5.7.2  无线局域网标准  109<br>5.7.3  蓝牙技术  110<br>5.7.4  无线局域网组建实例  112<br>练习与思考  115<br><br>第6章  网络互连  117<br>6.1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117<br>6.2  网络互连的类型与层次  118<br>6.3  网络互连的层次与设备  119<br>6.3.1  物理层互连设备  120<br>6.3.2  数据链路层互连设备  120<br>6.3.3  网络层互连设备  124<br>6.3.4  高层互连设备  126<br>6.4  实例  127<br>练习与思考  128<br><br>第7章  广域网技术  130<br>7.1  广域网概述  130<br>7.2  广域网的接入技术  131<br>7.2.1  ISDN接入  131<br>7.2.2  xDSL接入  133<br>7.2.3  DDN接入  136<br>7.2.4  Cable Modem接入  137<br>7.2.5  光纤接入  138<br>7.2.6  无线接入  139<br>7.3  虚拟专用网络  142<br>练习与思考  144<br><br>第8章  Internet基础与应用  145<br>8.1  Internet基础  145<br>8.1.1  Internet概述  145<br>8.1.2  Internet的管理机构  146<br>8.1.3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147<br>8.2  Internet的应用  148<br>8.2.1  域名系统DNS  148<br>8.2.2  WWW服务  151<br>8.2.3  电子邮件服务  154<br>8.2.4  文件传输服务  156<br>8.2.5  远程登录服务  158<br>8.3  企业内联网Intranet  159<br>8.3.1  Intranet的概念  159<br>8.3.2  Intranet的技术特点  160<br>8.3.3  Intranet网络的组成  161<br>练习与思考  162<br><br>第9章  常见的网络故障排除  165<br>9.1  网络故障概述  165<br>9.1.1  产生网络故障的主要原因  165<br>9.1.2  常见故障排查过程  166<br>9.2  网络故障检测工具  167<br>9.2.1  网络故障检测硬件工具  168<br>9.2.2  网络故障检测软件工具  168<br>9.3  实例:常见的网络故障排除  174<br>9.3.1  连通性故障  174<br>9.3.2  网络协议故障  176<br>9.3.3  网络配置故障  177<br>练习与思考  179<br><br>第10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180<br>10.1  网络安全概述  180<br>10.1.1  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180<br>10.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182<br>10.1.3  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  183<br>10.2  防火墙技术  186<br>10.2.1  防火墙概述  186<br>10.2.2  防火墙系统结构  188<br>10.3  杀毒软件的应用  191<br>10.3.1  杀毒软件介绍  191<br>10.3.2  杀毒软件的使用实例  194<br>本章小结  201<br>练习与思考  201<br><br>第11章  实际技能训练  203<br>11.1  实训1  网线的制作  203<br>11.2  实训2  对等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  205<br>11.3  实训3  有中心拓扑结构的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207<br>11.4  实训4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初始化配置  210<br>11.5  实训5  VLAN之间的通信  212<br>11.6  实训6  Windows Server 2003中的VPN的配置  215<br>11.7  实训7  DN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219<br>11.8  实训8  使用IIS构建WWW服务器和FTP服务器  222<br>11.9  实训9  防火墙的配置  226
热门推荐文章
相关优评榜
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购物指南
购物流程
会员介绍
生活旅行/团购
常见问题
大家电
联系客服
配送方式
上门自提
211限时达
配送服务查询
配送费收取标准
海外配送
支付方式
货到付款
在线支付
分期付款
邮局汇款
公司转账
售后服务
售后政策
价格保护
退款说明
返修/退换货
取消订单
特色服务
夺宝岛
DIY装机
延保服务
京东E卡
京东通信
京东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