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图书 正文

针灸治疗学(供针灸专业用)/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简介,目录书摘

2019-11-08 14:24 来源:京东 作者:京东
书摘
针灸治疗学(供针灸专业用)/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暂无报价
100+评论 100%好评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为了提高教材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会议。首次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成32门学科教材编审小组。根据新修订的中医、中药、针灸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了各科教学大纲。各学科编审小组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地进行了新教材的编写。在各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贯彻了一九八二年四月卫生部在衡阳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综合了各地中医院校教学人员的意见;力求使这套新教材保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在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方面,都从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出发,注意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有与本门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同时又尽量减少了各学科间教材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某些脱节。通过全体编写人员的努力和全国中医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陆续编写完毕。
  本套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推拿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三十二门。其中除少数教材是初次编写者外,多数是在原教材,特别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础上充实、修改而编写成的。所以这套新教材也包含着前几版教材编写者的劳动成果在内。
  教材是培养社会主义专门人才和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必须不断地予以锤炼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医药教学人员和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进行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进一步修订作准备,使之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好的高等中医药教学用书,以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
目录:上篇 总论
1 针灸的治疗作用
1.1 调和阴阳
1.2 扶正祛邪
1.3 疏通经络
2 针灸的治疗原则
2.1 补虚与泻实
2.2 清热与温寒
2.3 治标与治本
2.4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2.5 局部与整体
3 辨证纲要
3.1 八纲辨证
3.2 脏腑辨证
3.3 经络辨证
3.4 三焦辨证
4 针灸处方
4.1 选穴原则
4.2 配穴方法
4.3 特定穴的应用

中篇 各论
1 内科病证
1.1 感冒
1.2 中暑
1.3 疟疾
1.4 咳嗽
1.5 哮喘
1.6 肺痨
1.7 失音
1.8 呃逆
1.9 噎膈
[附]反胃
1.10 胃痛
1.11 呕吐
1.12 腹痛
1.13 泄泻
1.14 痢疾
1.15 便秘
1.16 脱肛
1.17 胁痛
1.18 黄疸
1.19 鼓胀
1.20 脚气
1.21 水肿
1.22 消渴
1.23 胸痹
1.24 惊悸
1.25 不寐
1.26 癫狂
1.27 痫证
1.28 郁证
1.29 淋证
1.30 癃闭
1.31 遗精
[附]阳痿
1.32 疝气
1.33 头痛
1.34 眩晕
1.35 中风
1.36 面痛
1.37 面瘫
1.38 痹证
[附]坐骨神经痛
1.39 痿证
[附]多发性神经炎
1.40 腰痛
1.41 落枕
1.42 漏肩风
2 妇科病证
2.1月经不调
2.2 痛经
2.3 经闭
2.4 崩漏
2.5 绝经前后诸证
2.6 带下病
……

下篇 专论
热门推荐文章
相关优评榜
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购物指南
购物流程
会员介绍
生活旅行/团购
常见问题
大家电
联系客服
配送方式
上门自提
211限时达
配送服务查询
配送费收取标准
海外配送
支付方式
货到付款
在线支付
分期付款
邮局汇款
公司转账
售后服务
售后政策
价格保护
退款说明
返修/退换货
取消订单
特色服务
夺宝岛
DIY装机
延保服务
京东E卡
京东通信
京东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