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在广州》以叶剑英在广州的革命实践活动为主线,回溯他在广州生活、战斗和工作期间的风雨岁月,再现他在广州这座大舞台上演绎的“拔剑角群雄”的一幕幕历史画面,展示他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忠诚的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闪光人生轨迹。《叶剑英在广州》颂扬了叶剑英在解放广州、接管广州、治理广州、建设广州的丰功伟绩。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主政华南,并担任新广州的首任市长,为接管广州、治理广州、建设广州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新广州的发展奠定了基业。叶剑英调离广东到北京工作之后,仍然关注着广州,牵挂着广州,对广州关爱备至。《叶剑英在广州》还详细记述了叶剑英逝世后灵骨南徙广州、安葬广州的具体细节和真实往事,读后将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叶剑英、认识叶剑英、熟悉叶剑英大有裨益。
叶文益,1977年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曾兼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现任广东叶剑英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革命史、中共广东地方史、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工作,专著有《广东革命报刊史(1919—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出版)、《文韬武略一元戎——叶剑英》(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拐点:解码广州会议》(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主编《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军事工作》(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出版,被评为“全国党史图书(著作类)特别奖”);合著有《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叶剑英在广东的实践与理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出版)、《中国苏区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叶剑英研究概览》(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出版)、《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等,曾发表有关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等方面文章百余篇。
引 子 /001
一 初进省城 /1
山娃子的心愿 / 2
省城求职 / 7
把剑长歌 / 13
二 锋芒初试 /19
随大总统出巡 / 20
护卫孙中山脱险 / 24
激战白鹅潭 / 26
三 黄埔履迹 /31
参与筹办军校 / 32
教授部副主任 / 36
申请加入共产党 / 39
四 保卫广州革命政府 /45
平靖商团之乱 / 46
东征讨逆 / 50
北伐显才华 / 56
1五 “ 红旗飘上越王台” /61
带“拉弦的手榴弹”回广州 / 62
秘密使命 / 68
“调虎离山” / 71
“夜半枪声连角起” / 74
六 烽烟广州行 /79
在国立中山大学演讲 / 80
记者招待会 / 82
会友论诗 / 84
指导地方党的工作 / 87
七 解放广州的日子里 /91
受命南下 / 92
赣州决策 / 95
解放广州 / 98
八 接管广州 /107
接管前的准备 / 108
“接”与“管”并进 / 110
按“条”“块”系统接管 / 114
九 医治战争创伤 /119
整治市容 / 120
修复海珠桥 / 122
市政建设 / 127
恢复交通运输 / 131
2十 货币争夺战 /135
慎重的决策 / 136
扫荡“剃刀门楣” / 140
禁用港币 / 143
十一 利剑出鞘 /147
重拳出击 / 148
清匪肃特 / 153
荡污涤垢 / 156
十二 初绘治穗蓝图 /161
经营珠江三角洲 / 162
建设黄埔港 / 165
“墟镇理论”效应 / 169
十三 舞活“龙头” /173
恢复城市生产 / 174
发挥工会作用 / 178
统一财经 / 183
民主建政 / 186
十四 兴学重教 /191
引荐大学校长 / 192
主持创办“南大” / 194
“冒着批评的炮火前进” / 200
3十五 肝胆相照 /203
坦诚相待 / 204
“双周座谈会” / 207
融洽共事 / 209
十六 “ 赢得侨胞仰慕情” /217
浓浓港澳情 / 218
重视侨务工作 / 223
惠侨楼的故事 / 228
十七 “ 松园”情结 /233
“松园终不老闲身” / 234
“英雄花照一劳人” / 244
游广州花市 / 251
十八 桑梓情深 /257
广州的“常客” / 258
关心广州的建设 / 261
殷切的期望 / 264
十九 羊城叙旧 /269
与军垦老战士谈心 / 270
渴见“九州同” / 274
关怀故旧后人 / 277
二十 悲歌迎灵归 /281
带头引退 / 282
帅星陨落 / 286
灵骨移送广州 / 291
4二十一 广州的吊唁 /295
农讲所里置“灵堂” / 296
花城泪雨齐悼念 / 299
灵骨暂存农讲所 / 301
二十二 红花伴英魂 /305
碑址选定红花岗 / 306
建造纪念碑和雕像 / 311
灵骨安放仪式 / 315
结束语:无尽的思念 /320
叶剑英在广州活动大事记 /322
参考书目 /331
后 记 /333
广告热搜 免费在线办公 京东智联云 网站地图 排行榜 知识库 关键词 价格 图片 新款 信息流广告 广告创意 广告投放 广告投放平台 微信广告推广 抖音广告 媒体投放 b站广告投放 app广告投放 电商培训 广告投放渠道 站外推广 微信广告怎么推广 爱奇艺广告投放 直播推广 企业广告投放 快手广告投放 微信广告投放 线下广告投放 京点书院
《叶剑英在广州》以叶剑英在广州的革命实践活动为主线,回溯他在广州生活、战斗和工作期间的风雨岁月,再现他在广州这座大舞台上演绎的“拔剑角群雄”的一幕幕历史画面,展示他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忠诚的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闪光人生轨迹。《叶剑英在广州》颂扬了叶剑英在解放广州、接管广州、治理广州、建设广州的丰功伟绩。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主政华南,并担任新广州的首任市长,为接管广州、治理广州、建设广州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新广州的发展奠定了基业。叶剑英调离广东到北京工作之后,仍然关注着广州,牵挂着广州,对广州关爱备至。《叶剑英在广州》还详细记述了叶剑英逝世后灵骨南徙广州、安葬广州的具体细节和真实往事,读后将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叶剑英、认识叶剑英、熟悉叶剑英大有裨益。
叶文益,1977年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曾兼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现任广东叶剑英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革命史、中共广东地方史、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工作,专著有《广东革命报刊史(1919—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出版)、《文韬武略一元戎——叶剑英》(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拐点:解码广州会议》(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主编《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军事工作》(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出版,被评为“全国党史图书(著作类)特别奖”);合著有《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叶剑英在广东的实践与理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出版)、《中国苏区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叶剑英研究概览》(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出版)、《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等,曾发表有关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等方面文章百余篇。
引 子 /001
一 初进省城 /1
山娃子的心愿 / 2
省城求职 / 7
把剑长歌 / 13
二 锋芒初试 /19
随大总统出巡 / 20
护卫孙中山脱险 / 24
激战白鹅潭 / 26
三 黄埔履迹 /31
参与筹办军校 / 32
教授部副主任 / 36
申请加入共产党 / 39
四 保卫广州革命政府 /45
平靖商团之乱 / 46
东征讨逆 / 50
北伐显才华 / 56
1五 “ 红旗飘上越王台” /61
带“拉弦的手榴弹”回广州 / 62
秘密使命 / 68
“调虎离山” / 71
“夜半枪声连角起” / 74
六 烽烟广州行 /79
在国立中山大学演讲 / 80
记者招待会 / 82
会友论诗 / 84
指导地方党的工作 / 87
七 解放广州的日子里 /91
受命南下 / 92
赣州决策 / 95
解放广州 / 98
八 接管广州 /107
接管前的准备 / 108
“接”与“管”并进 / 110
按“条”“块”系统接管 / 114
九 医治战争创伤 /119
整治市容 / 120
修复海珠桥 / 122
市政建设 / 127
恢复交通运输 / 131
2十 货币争夺战 /135
慎重的决策 / 136
扫荡“剃刀门楣” / 140
禁用港币 / 143
十一 利剑出鞘 /147
重拳出击 / 148
清匪肃特 / 153
荡污涤垢 / 156
十二 初绘治穗蓝图 /161
经营珠江三角洲 / 162
建设黄埔港 / 165
“墟镇理论”效应 / 169
十三 舞活“龙头” /173
恢复城市生产 / 174
发挥工会作用 / 178
统一财经 / 183
民主建政 / 186
十四 兴学重教 /191
引荐大学校长 / 192
主持创办“南大” / 194
“冒着批评的炮火前进” / 200
3十五 肝胆相照 /203
坦诚相待 / 204
“双周座谈会” / 207
融洽共事 / 209
十六 “ 赢得侨胞仰慕情” /217
浓浓港澳情 / 218
重视侨务工作 / 223
惠侨楼的故事 / 228
十七 “ 松园”情结 /233
“松园终不老闲身” / 234
“英雄花照一劳人” / 244
游广州花市 / 251
十八 桑梓情深 /257
广州的“常客” / 258
关心广州的建设 / 261
殷切的期望 / 264
十九 羊城叙旧 /269
与军垦老战士谈心 / 270
渴见“九州同” / 274
关怀故旧后人 / 277
二十 悲歌迎灵归 /281
带头引退 / 282
帅星陨落 / 286
灵骨移送广州 / 291
4二十一 广州的吊唁 /295
农讲所里置“灵堂” / 296
花城泪雨齐悼念 / 299
灵骨暂存农讲所 / 301
二十二 红花伴英魂 /305
碑址选定红花岗 / 306
建造纪念碑和雕像 / 311
灵骨安放仪式 / 315
结束语:无尽的思念 /320
叶剑英在广州活动大事记 /322
参考书目 /331
后 记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