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威廉·德雷西維茲(William Deresiewicz),書評家, 2008年之前擔任耶魯大學英文副教授。書籍評論與文章散見《紐約時報》、The New Republic、The Nation、Bookforum、The American Scholar 。2008、2009年獲得「美國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評論獎項提名。2010年,獲得國家書評傑出評論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s Nona Balakian Citation For Excellence in Reviewing)。2004年出版過Jane Austen and the Romantic Poets。
謝雅文,台大語文中心講師。聽得懂「六人行」裡錢德式的幽默,喜歡「BJ單身日記」女主角的傻勁,佩服「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主人翁的勇氣,覺得最難翻譯的語言是觀念分歧。近期譯作有《室友》、《冰淇淋女孩》、《捕夢人系列》等。
林芳瑜,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輔仁大學哲學碩士。譯作有《海德格的詩·語言與思想》、《靈魂伴侶的召喚》、《當宅男遇見珍·奧斯汀》等。
當他透過奧斯汀寬闊的視野觀察世界,他驚訝地發覺生活周遭的人開始展現文學角色的深度與豐富性──而他自己的生活也突然塗上了小說的一切神奇色彩。他真正的教育終於從此開始。
德雷西維茲跟著奧斯汀的小說,細訴自己的故事,顯示了她的書與教育的關聯,而書本身也是一種教育。奧斯汀的女主角們學習友誼、感情,保持年輕活力與良善,還有愛。她們成長,她們學習到的功課也傳遞給奧斯汀的讀者,而讀者透過他們的支持學習與成長。
《當宅男遇見珍·奧斯汀》是對文學教化力量的測試,是對奧斯汀寫作藝術的頌揚。她的小說似乎與今天的繁擾世界相隔遙遠,由於德雷西維茲的生花妙筆,才得以與我們的現實、精采生活相連。奧斯汀的世界也因此逐漸與我們的世界糾結難分,她的啟示的確有其適切性,眼光更是卓越。
謝雅文,台大語文中心講師。聽得懂「六人行」裡錢德式的幽默,喜歡「BJ單身日記」女主角的傻勁,佩服「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主人翁的勇氣,覺得最難翻譯的語言是觀念分歧。近期譯作有《室友》、《冰淇淋女孩》、《捕夢人系列》等。
林芳瑜,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輔仁大學哲學碩士。譯作有《海德格的詩·語言與思想》、《靈魂伴侶的召喚》、《當宅男遇見珍·奧斯汀》等。
第二章 傲慢與偏見:成長
第三章 諾桑覺寺:學習如何學習
第四章 曼斯菲爾莊園:追求良善
第五章 勸服:真實友誼
第六章 理性與感性:墜入愛河
第七章 故事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