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河南省胸科医院

河南省胸科医院

简称:河南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河南省肺科医院,河南省结核病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介绍

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干部保健为一体,以治疗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特色的省属三级医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省级文明单位。是国家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河南分中心、国家标准化心衰中心、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国家级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河南省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河南省纵隔镜诊疗中心,河南省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结核病临床治疗中心,河南省结核病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中国地/县域医院肿瘤微创技术推广项目河南省基地,省直干部保健基地,国家海事局指定的郑州市唯一一家海船船员体检医院。医院始建于1978年,前身是河南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1989年成立河南省结核病医院,1993年更名为“河南省肺科医院”,1995年更名为“河南省胸科医院”,2021年纳入郑州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系列,2022年,原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第二门诊部并入胸科医院,形成“一院三区”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医院除本部外,有南院区和西院区两个分院。医院南院区依托院本部的专科优势,打造“小综合、大专科”特色医院,建成以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综合内科、综合外科为主,含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体检等诊疗科目的综合性院区,开展心血管介入、神经内科介入、内镜诊疗等诊疗项目,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西院区依托院本部心肺疾病专科优势,建成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综合内科为主,专科特色明显、诊疗能力突出的呼吸病医院。另外,医院开设有7个保健室和3个医务室,承担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及省直机关干部职工和辖区居民的医疗保健任务。同时,下辖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两个校医室,为周边近10万居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医院人才梯队完善,科室设置齐全。编制床位2500张、开放床位1678张,开设临床科室66个、医技科室13个,拥有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结核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与老年病科、全科医学科、乳腺科、骨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普外科、消化内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其中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1个(心内专业),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9个(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结核内科、实验诊断学、医学影像学、重症医学、麻醉学),重点培育学科1个(医学检验科)。现有职工197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1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13余人,卫生技术人员1712人,医师610人,护理9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1人在职,2人返聘,1人退休),学术带头人7人(6人在职,1人返聘)。医院专科特色突出,技术实力雄厚。心血管外科有11个病区,1个CSICU,年开展心脏外科手术3500多例,常规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等各种复杂、重症心血管外科治疗,多项技术填补省内或国内空白,手术种类、数量及成功率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大血管外科已成为全省最大、全国较大的大血管诊疗中心。心血管内科有10个病区、1个CCU,年介入手术10000余例,常规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左心耳封堵术、无线射频消融术(绿色电生理)、三维标测下室上速、房扑房速、房颤射频消融术、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及腔内和全皮下ICD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及药物球囊植入、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高危冠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CHIP)、主动脉病变覆膜支架置入、腔静脉滤器植入、房间隔造瘘、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手术数量和质量居国内领先水平。胸外科有5个病区,手术范围涵盖肺、食管、纵隔等所有亚专科,年开展手术2000多例,其中三、四级手术比例达80%以上,为河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单位。不经胸腔的纵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同期冠脉搭桥术+胸部肿瘤切除术、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复杂脓胸廓清术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呼吸科有5个病区,1个RICU,拥有呼吸内镜中心和肺功能室。常规开展同期双肺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和肺泡蛋白沉积症、经纤支镜介入治疗气道疾病、胸腔镜治疗胸膜疾病、ECMO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等先进技术,在菌阴肺结核和肺小结节鉴别诊断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承担多项国际合作科研课题。结核科有6个病区,在复杂、重症、耐多药等疑难结核病诊治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治疗结核病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心衰等危重症方面不断有新的技术突破。参与完成国际科技合作专项《中美合作结核病诊断与治疗新技术的研究》项目,填补我省空白,获批河南省结核病国际联合实验室。此外,肿瘤内科、康复医学科、乳腺、甲状腺、普外科、骨科、内分泌科与老年病科等学科,独具诊疗特色,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均居省内先进水平。医院科研教学发展迅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承担防微小RNA29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多项国际合作课题,联合成立河南省生物医学研究院,合作建立省肺纤维化生物学国际联合实验室、省肺纤维化过程与防控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等;结核内科承担中美结核病项目。近年来,共开展中美合作项目6项,科技部国际合作1项,省部级项目20项,地厅级项目137项。荣获省部级及地厅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医院诊疗设备先进。拥有上海联影PET-CT、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西门子双源CT、飞利浦64排CT、西门子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强生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巴德多导电生理记录仪、飞利浦高档彩色超声诊断系统、GE高档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奥林巴斯超声内镜系统、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索林人工心肺机系统、索林ECMO系统、迈柯维麻醉机、德尔格麻醉机、德国史托斯胸腔镜系统、迈柯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德尔格呼吸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医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走在全省前列。设有多个介入手术室、百级层流手术室和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综合重症监护病房(G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和按照国际标准成立的胸痛急救中心。作为河南省胸痛急救网的重要成员,建立了覆盖全省的胸痛急救网络,为全省的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衰患者开辟了绿色通道,实现了急诊转运、急诊救治、急诊入院手术的联合联动,显著提高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能力,充分体现医院在胸科疑难危重症领域的专科实力。医院CMI(综合技术难度系数)、RW值(病种难度系数占比)连续多年在全省医疗机构中处领先地位。医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公益性本质。依托医院专科优势,与政府部门、慈善基金会、公益机构及爱心企业紧密合作,开展了各类慈善救助活动:爱佑慈善基金会“爱佑童心”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家能源爱心行动”项目、省财政厅“彩票公益基金补助社会公益项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阳光”项目、河南省慈善总会“心脏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水滴大病救治项目”及网络个人筹款项目——水滴筹、轻松筹等。积极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近年来,已救助困难家庭先心病及结核病患者18000余人次,总救助金额达1亿3000多万元。医院的迅速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也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先后荣获省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对外合作交流先进集体、改善医疗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工作先进单位、患者满意度提升工程先进单位、卫生系统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健康扶贫帮扶定点先进单位、群众满意医院、中原十大慈善公益医院、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河南省胸科医院全体职工秉承“厚德、仁术、和谐、敬业”的院训,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保障,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以“建成国内最好的胸科医院”为愿景,发扬“吃苦耐劳、务实重干、不屈不挠、谦虚谨慎”的胸科精神,始终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护佑健康、奉献社会”作为服务宗旨,将以一流的技术、科学的管理、贴心的服务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努力为人民健康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新的贡献。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1号
0371-65662695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张卫东
张卫东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肺结节,肺癌,手汗症,气胸,胸腔积液,漏斗胸,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各种疾病。以及肺部、胸壁、脊柱、颈部结核等结核疾病。
张浩亮
张浩亮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肺和食管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胸腔镜微创手术。
华胸怀
华胸怀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98%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肺结节、肺癌、纵隔肿瘤、食管肿瘤、手汗症、肺大疱、气胸、漏斗胸、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等胸部疾病的微创外科诊疗,及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微创切除技术(EMR、ESD)、食管良性肿瘤的内镜下隧道切除技术(STER)、经口内镜下贲门失弛缓症肌切开术(POEM)。发表国家级核心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SCI收录4篇,获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河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专业介入治疗组 副组长 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姬建胜
姬建胜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冠心病、瓣膜病、大血管、先心病等疾病
李艳艳
李艳艳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失眠,慢性胃炎,便秘,慢性腹泻,月经病,多囊卵巢及皮肤病如湿疹,黄褐斑,荨麻疹,皮炎的治疗。
李峰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先心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及大血管疾病的诊疗
王洪涛
王洪涛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食管及纵隔等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胸腔镜食管癌及肺癌的微创手术治疗
栾加强
栾加强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河南省胸科医院钱如林院长团队,河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会青年委员。擅长肺小结节的精确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对肺多发结节的随诊及治疗方案制定有较为前沿及成熟的临床积累,擅长单孔胸腔镜下的肺叶、肺段、联合肺段及亚段的手术切除。同时对纵膈肿瘤、气胸、食管癌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彬彬
张彬彬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胸外科疾病(肺结节、食管肿瘤、纵隔肿瘤、胸壁畸形等)的微创外科治疗
史振玉
史振玉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诊治各种体表慢性溃疡、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疾病,甲状腺、乳腺、前列腺、肛门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颈椎、腰椎及骨关节疾病等。
乔亚红
乔亚红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完善
张华
张华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主要从事主动脉疾病如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以及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各种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心脏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 另外对于足癣(脚气)、灰指甲的诊治也有很好方案。
胡建平
胡建平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胸腔积液及肺部疑难病鉴别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的诊断及治疗
孙芳
孙芳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等疾病的诊治及胸腔积液、肺部阴影的鉴别诊断及纤支镜介入检查治疗
许广辉
许广辉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1.胸部肿瘤:肺部肿瘤、纵隔肿瘤、食管贲门肿瘤的综合治疗,MDT多学科会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包括纵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食管癌手术(不开胸),食管癌手术同期冠脉搭桥手术,精准肺段切除术,胸部肿瘤术前新辅助治疗);2.肺部小结节诊治及MDT多学科会诊;3.手汗症的诊治:数千例临床病例,微创手术治疗,住院时间短,花费低;3.胸壁畸形:漏斗胸、鸡胸矫治,微创治疗(NUSS及反NUSS术);4.气管肿瘤:隆突重建、气管重建等治疗;5.胸部结核综合治疗:胸壁结核、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脓胸,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性毁损肺,其中内科胸腔镜可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有效诊治;6.肺大疱、支气管扩张、肺化脓症、肺硬化性血管瘤、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等胸部良性疾病的诊治。
魏金星
魏金星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胸椎结核、肺结核、气胸、肺癌、颈淋巴结结核,腰椎结核、胸壁结核
李玲
李玲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诊治包括胃相关疾病、肝胆相关疾病、胰腺相关疾病、结肠及小肠相关疾病。
肖童
肖童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诊治。
于海峰
于海峰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肺结节,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气胸,血胸,肋骨骨折等胸部外伤疾病;手汗症,漏斗胸等。
吴振江
吴振江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完善
患者评价
  • *俊杰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光明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静芬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伟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育超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有常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贵宾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旭初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你英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顺辉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体检意识明显较前加强,现在肺结节的发现越来越多,2020年开始的新冠肺炎期间,由于胸部CT筛查,再次发现了很多的肺结节患者,特别是磨玻璃结节。肺结节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疾病,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特别是有肺结节的朋友们,对其尤其重视,但是其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应对,什么情况要手术治疗等等问题,目前已有很多专业研究出现发表,不过对于普通大众,可能需要更多能看得懂的、专业可靠的科普文章来解惑答疑。

    那么,

    1、肺结节患者为什么一定要在就诊医院查个薄层胸部CT?

    部分患友们知道,找我看肺结节的话,我首先会建议大家先查个薄层胸部CT,为什么呢?我们平时查的胸部CT的每个层面的厚度一般是1mm,甚至是0.5mm,扫完一个人的胸部一般需要300到500个层面,即需要300张以上的图片。而我们就诊时所携带的外院胸部CT胶片仅仅只有20张到50张图片,层厚非常大,很多结节,特别是小结节压根找不到,看不到!由于有些肺结节本身就几个毫米,很可能就漏掉了!这个时候必须看到原版的(医生电脑显示的)胸部CT图片,才能看清肺结节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才能给出合理化的建议。除非部分患者通过云电子图片、带光盘等途径把原版的电子版胸部CT带来让我看,否则,都需要重新再查薄层胸部CT。另外,由于我们医院是心肺部疾病的专科医院,有专门针对肺结节的超薄层胸部CT检查,并且可以进行三维重建、智能辅助分析肺结节的性质,对肺结节的临床判断会更准确。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肺结节什么时间手术好?

    对于需要手术的肺结节,一般小于1厘米的磨玻璃肺结节都是极早期肺癌,手术时间完全可以自己定,可以挑选一个自己合适的时间,一个月、两个月,甚至1年内手术一般影响不大,不会实质性的影响预后生存。对于1-2厘米的考虑恶性的磨玻璃肺结节,一般1年内问题也不大,但是有实性成分的混合磨玻璃结节还是不要等太久,避免不必要的进展,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而后悔莫及。对于大于2-3cm的肺结节,以及实性成分较多的肺结节,还是建议及时确诊,或及时手术治疗,此类不易拖的太久,因为它可能随时会发生转移,会影响预后,由早期肺癌变成中晚期肺癌可能。对于大于3cm的肺部恶性肿块,发现了更要及时治疗,能手术治疗尽量选择手术切除治疗,这种类型发生转移的概率会更大些。当然具体什么时间手术还需要结合患者本人的其他身体条件,需要通过专业评估,来决定手术时间。

    3、肺结节为什么要随访,是否都要随访?

    看过前面内容的朋友们都知道,肺结节不一定是恶性病变,随访的目的就是要剔除那部分良性病变,特别是感染性病变,因为此类肺结节不需要手术治疗。在随访过程中部分感染性肺结节缩小了、变淡了、甚至消失了,就避免了手术,避免了不必要的创伤。在随访过程中,也有部分肺结节增大了、变浓密了,出现更多的恶性特征了,此类结节考虑肺癌的可能就更大了,此时可能就需要坚定手术的决心了,尤其是那些有各种犹豫、各种顾虑的患者。所以随访也是一个诊断的过程。我个人建议小于1cm的肺结节以及大的磨玻璃结节都要随访,因为此类结节短期内随访不会有损失,但是可能会有惊喜,因为说不定就消失了呢。

    当然是否需要随访,随访的时间还是要依据专业医生的判断啦。

     

    4、什么样的肺结节较危险?

    通俗的讲啊,一般就是较大的、较浓的、较圆的、周围有毛刺的!这一类的肺结节一般可能有危险,或者说恶性的可能较大。因为从专业角度讲恶性肺结节,有如下特征如:是不消失的磨玻璃影、结节内有不规则血管影、结节边缘有毛刺、结节外缘有胸膜牵拉征、结节形态是类圆形的,结节有分叶特征等等,有这些特点就要小心是恶性结节。特别是有些肺结节中间是高密度的实性成分,周围有淡淡的磨玻璃影,我们专业名称叫混合磨玻璃结节,此类结节大概率可能是恶性结节,尤其要小心了!要去靠谱的医院胸外科找专业的胸外科医生就诊看看了,以确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治疗!

    5、诊断肺结节是否需要穿刺? 

    一般情况,大家发现肺结节后都会很纠结,特别是,当医生告诉你有恶性可能时,更是寝食难安,夜不能寐,这个时候就想搞清楚这个肺结节到底是啥?到底是不是肺癌?大家知道诊断肺结节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查,就是直接检查那个结节病变组织,而为了得到一个确切的肺结节病理检查结果,必须需要取得肺结节的组织来确诊。而为了取得病变组织,只有进行肺穿刺活检或直接手术切除病变结节检查。那么肺结节到底要不要穿刺确诊呢?张医生我的建议是对于小于1cm的结节慎重选择穿刺,因为,此类小结节穿刺准确率较低,且即使穿刺结果为阴性,也不能排除恶性可能(结节小,难以准确穿刺住病变组织),而且有一定的针道转移风险,就是弊大于利。对于较大的结节、位置较易穿刺的到可以考虑穿刺活检,不过对于部分专业的胸外科医生来讲,通过影像学表现一般是可以进行较正确的判断肺结节的性质的,而我们团队对于肺结节影像学的诊断正确率在90%以上。

    当然,肺结节的更多知识,以及如何手术,手术后是什么情况等等信息,待我后续持续更新!

  • 大多数人肯定回答,“我不信!肺癌怎么可能治愈?”

    近期出院的飞哥(叫他飞大爷实在不合适,40出头的年龄)可能也不信!

    不信的原因是大家欠缺某些医学知识,缺乏对肺癌的全面认识,这是我们医生没有科普到位的问题,不过看到这篇文章后,你们还不信那就不是医生的问题了!

    近一段时间同时住院了两位类似患者,因“肺部小结节”入院!

    李大姐(50左右的年龄)因为体检发现了肺部结节,较小,约10mm,但是恶性特征比较明显:磨玻璃影、毛刺征、血管征!我们看到她的片子后,心里想“好家伙,像腺癌啊!”,李大姐是某省会城市的,某企业职工,看病时老公和妹妹陪着来的,我们看到她的片子后没敢直接告诉她,先告诉了她的老公和妹妹“看着考虑腺癌,但是无法直接确诊(像穿刺、气管镜等不能取到病灶),建议直接微创手术治疗!”家属们貌似没有太多主意,决定告知患者本人,和她一起商量后,李大姐直接来告诉我们:“我们听大夫的,手术!”

    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术中病理明确:腺癌!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一周多患者恢复良好,出院!

    飞哥,40岁出头的年龄,在某省会城市务工,由于家里城市新开了个医院,有个亲戚在里面上班,新医院有个福利,体检半价,就去凑着省俩钱做了个体检,一查不要紧,发现了个肺部小结节,大约6mm,纯磨玻璃影。当时到未在意,大夫告诉他俩三月后再复查个胸部CT看看!等了三月查胸部CT发现结节增大,大约8mm,纯磨玻璃影,内似有血管征!医生告知他去省城医院看看吧!

    慕名来我院,我们看到他的胸部CT后,告诉他“有早期肺癌可能,建议手术直接切除”!患者听后连续摇头“不、不、不,不做,你们就吓唬我,骗我开刀!我啥症状都没有!”

    一边对着老婆吼道“回家!医生尽瞎说!”

    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见的很多,都是感觉没有不适,没有症状,甚至就是“闲得慌”去体检给自己查出个毛病,结果医生还要“开刀”!

    我们理解,但不想放过他,毕竟他肺癌的可能还是较大的,就单独和他爱人谈了谈,把详细的病情给她说了一下,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他们回家了几天后又来了,告诉我,医生我们手术!但看得出患者飞哥满脸的不情愿,不甘心…………!

    我在稍有忐忑的心理下给他完成了术前准备,手术治疗,最后术中病理报腺癌,术后病理提示微浸润腺癌!我那稍稍悬着的心放下了,万一他不是肺癌,他们可能会告诉我“医生,你看,我说我没事,你们非得让我挨一刀!尽吓唬我们,让我们白挨刀白花钱!”

    可是,回头想想,就算他不是肺癌,但是我们术前影像学的判断高度提示他肺癌时,怎么办?眼睁睁的看着它向前发展,可能到中期,晚期!??

    还是承受着某些压力给他手术?!

    毕竟,最近刚好有个患者王哥,50出头,因为在家里咳嗽几声,去医院拍胸部CT,发现肺部阴影,入我院明确诊断为肺部小细胞肺癌伴有纵隔转移(一种预后非常不好的肺癌),多可惜啊!最后我们都一直没有告诉他,担心他无法面对,无法接受!

    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个”咳嗽”而已,身体棒棒,家里顶梁柱!

    上文中的李大姐和飞哥出院时,我告诉她(他)们,你们虽然得的是肺癌,但是目前已经治愈了!

    我为什么敢这么说!?

    因为,她(他)们的腺癌都是微浸润腺癌,极早期那种,现有研究数据显示10年生存率,接近100%(无限接近的那种)!基本和普通良性肿瘤一样切除即是治愈!

    你们说这种肺癌,不能叫治愈吗!?!

    以上介绍仅供患者及大众参考了解,具体情况需主诊医生结合各种情况来判断诊治!

    如需就诊请于我的京东健康工作站!

  •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进入主动脉中层,导致血管壁剥离,将主动脉壁分为双层,形成真腔、假腔。

     
    导致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马凡综合征、高血压病、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主动脉瓣缩窄、外伤等。
    主动脉夹层分型:Stanford A型(包括DeBakey I型+DeBakey II型)、Stanford B型=DeBakey III型

     

     
    典型症状:突发胸背部撕裂样/刀割样疼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B型夹层可能表现为腹痛。对于伴有剧烈胸背部疼痛,且合并有高血压病、马凡综合征等应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

     

    诊断:主动脉CTA(全程主动脉增强CT检查),诊断金标准。

    治疗: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一旦确诊立即制动,呼叫救护车至最近医院做一般处理(1.有效镇痛2.控制心率3.控制血压4.对症治疗)。有条件的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A型主动脉夹层一旦确诊有条件时应尽早手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可严格保守治疗后行微创介入治疗。如保守治疗期间病情进展,必要时急诊手术治疗。

    忠告:高血压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规律作息,定期体检。

  • 每到炎炎夏日,有部分人就开始躁动起来了!

    我们一般人的感觉就是热、热、热,但还有一类人,即被称为“水手们”的青年朋友们,确异常痛苦,因为他们有手汗,有那种“覆手为雨”的特质。

    所谓的“水手”当然就是手汗症患者了,之所以称为“患者”,因为,手汗确实是病,是得治的病!

    部分青年朋友自幼手心多汗,手心时常潮湿红润,稍感紧张时手汗如雨下,能汗湿纸巾,甚至平静时也是如此,夏天更甚。常常伴有腋窝、足部、甚至头面部多汗。双手多汗常不敢与人握手,不敢与异性朋友亲密接触,引起自卑心理,甚至会被同学、同事孤立,影响学习、工作,甚至妨碍社交。

    多数此类朋友们不知道这也是病,经上网查询后,或咨询医生才知道,手掌出汗多也是一种病,我们医学上称之为“手汗症”。

    手汗症的发病原因,目前一般认为,可能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所引起的。因交感神经支配汗腺的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汗腺分泌旺盛,会导致手部、脚部以及腋窝等处多汗。

    一般情况,根据出汗的轻重不同,分为轻、中、重度多汗症。重度多汗症在自然室温的条件下,手掌出汗时呈滴水珠状,覆手会向下滴水。中度手汗症就是出汗时能湿透一条手帕。轻度手汗症就是手汗比较多,但尚不需要用纸巾来擦手,和常人无明显异常。

    中度、重度手汗症患者,对学习、工作影响较大,是需要治疗的一类。

    手汗症的治疗方法有:

    1、微创手术治疗: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ETS)是目前外科治疗手汗症的“金标准”,其切口微创、相对安全、疗效可靠、恢复较快。

    2、外用洗剂:应用有收敛作用的明矾、戊二醛等溶液浸泡数十分钟,可在数天内有一定效果,但会出现手部的皮肤损伤,出现起皱、开裂等皮损现象,且疗效不持久。

    3、口服用抗胆碱止汗剂:全身用抗胆碱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使出汗相对减少,但停药即复发,且用药期间常出现口干、心跳快等并发症。

    4、口服用抗焦虑药:原发性手汗症的发作性出汗常由情绪活动诱发,特别是精神经紧张时,而睡眠后出汗不会发作。为此,镇静抗焦虑药可有一定治疗效果。常用药物有安定类镇静剂,如安定片、舒乐安定片等。但镇静抗焦虑药常引起精神萎靡,怠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久服还出现药物依赖性,因而较少用于手汗症的治疗。

    5、 局部注射肉毒碱:肉毒碱掌面皮肤内注射可使注射部位1~3个月内停止或减少出汗。但此法疼痛严重,需多点注射,反复注射,易引起掌面感染等并发症,且费用高昂,使用较少。

    对于后四种方法目前基本已经摈弃,因为疗效不确切,有效时间短,副作用大,仅适用于短期内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的患者,暂时使用!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就是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而经过我们手术的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的感觉就是舒爽,手掌温润,不干燥,和常人无异。

    临床一刻

    1、手汗症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已明确诊断的中度、重度的手汗症病例是极佳的手术适应证,轻度病例则不必考虑手术。手术有效率达到98%以上。

    一般推12-50岁为手术的最佳年龄。因为12岁以下儿童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出汗程度逐渐减少,而且较少影响工作、生活。如果上中学以后。病人及家属确定严重影响学习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50岁以上患者出汗程度本身自然会减少,且可能会因主动脉硬化扩张甚至弯曲覆盖交感神经干导致术中寻找困难。

    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也应排除甲亢、结核等疾病,对于严重心动过缓、胸膜粘连、胸膜肥厚和既往胸腔手术者多视为手术禁忌,一般精神过度紧张者、情绪过度敏感者(即神经质者)不建议手术,因为手术可能达不到患者要求。

    2、关于手术后并发症代偿性多汗?

    近期多位手汗症患者入院咨询时,最多的问题就是代偿性多汗,各种担心、害怕,因为他们在网上搜了很多很多,了解很多很多,感到很怕很怕。

    那就不如看看专业医生怎么说怎么看!

    代偿性多汗相当于患者来讲是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机制不明。主要表现为术后胸部、腹部、背部、臀部、大腿及小腿出汗比术前明显增加,头面部和足部不会出现代偿性多汗。在高温或活动后可能出现。术后发生率报道差异很大,在10%-80%,其中大约 3%-5%病人与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有关 。术后代偿性多汗分轻度(一般不引起不适症状,和正常人类似)、中度(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后能够耐受,基本不影响生活质量)、重度(会引起不适和生活困扰,是多数人担忧的类型)。而重度代偿性多汗,经过我们手术方法的改进,近几年已基本很少发生。

    一过性手掌多汗,部分患者会理解为代偿性多汗,但不是一个概念,一过性多汗多发生于术后1周内,表现为无任何诱因手掌多汗症状 “复发”,与术前相似甚至更严重,出现时间不分白昼,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定,一日可反复发作数次,数天后即自愈。其发生机制可能是术后双手汗腺去交感神经支配后,残存的神经递质释放,或效应器在1周内出现“敏感化”或“反跳”而引起汗腺过度分泌。此类情况不是代偿性多汗,因其可在短期内恢复,对术后生活、工作、学习不会造成影响。

    3、关于手术后复发?

    手汗症手术后复发率较低,但存在,国内外有零星复发病例报道。因为从理论(参与支配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纤维来源于胸 2-6交感神经节段)上讲,手术仅切断胸交感神经T3或T4会存在复发可能。其他术后复发的可能原因有:术中未彻底切断胸交感神经、Kuntz束(旁路神经纤维)残留;存在神经走行变异等。综上所述,因此类疾病及手术的特点可能有复发可能,作为我们手术者会尽可能通过优化改良手术(准确定位、彻底切断)减少复发率,即使复发了,也可再次通过手术解决。

    另外,切断T3术后复发率低于T4,但代偿性多汗概率高于T4,而切断T4术后复发率高于T3,但代偿性多汗概率低于T3。只是对于代偿性多汗,部分患者较恐惧,而且术后双手会较干,所以近些年多选择T4交感神经切断,尚未见复发患者,且患者感觉较好。

    4、手汗症的手术过程?

    手汗症的手术过程大致如下:入院后当天完善术前检查(抽血、心电图、胸部CT及其他特殊情况特殊检查),无异常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大约半小时(但加上麻醉过程前后需要1-2小时左右)。手术后恢复1-3天出院,一般共需住院3-5天左右(多数3天左右)。术后出院即是治愈。

     5、选择我院、我们团队有什么优势?

    首先,我院作为唯一以治疗胸心疾病的省级三甲医院,是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是我省我院重点科室,其临床经验、技术实力毋庸置疑、全国前列,可以有效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及技术性。其次,我院近期引进一套新的专门用于治疗手汗症的新器械,将手汗症的微创程度再次提高等级。由目前绝大多数医院仍在进行的双孔、单孔技术,升级为几乎无切口的“无痕”技术。可以让手汗症的治疗更微创、后期影响更小。最后,本人从事胸外科专业已经十余载。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等协会会员。长期专注于单孔胸腔镜微创治疗肺部疾病(肺结节、肺癌、手汗症等),拥有丰富的单孔胸腔镜手术经验,且致力于全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全方位响应患者所需,争取在临床技术、医疗体验上做患者值得信赖的医生。

    以上介绍仅供患者及大众参考了解,具体情况需主诊医生结合各种情况来判断诊治!

     

    以上介绍仅供患者及大众参考了解,具体情况需主诊医生结合各种情况来判断诊治!
    如需就诊请于我的京东健康工作站预约咨询!

  • 今天急诊来了一个危重患者(家属以为很要命、很着急的那种),急救车、跟车医生护士配备齐全!一看这阵势,赶紧上前看看到底什么病人,这么着急!病人很平静,吸着氧气,家属很着急,老伴、女儿争着说“大夫,大夫,快看看,他下肢瘫了!”

    “多久了?什么原因?有什么病?”

    他们答道:“2-3天了,有肺病,肺气肿,肺上有肿块”

    “肺上的肿块是什么,发现多久了”

    答:“有3-4年了,不知道是啥”!

    我给患者做了个全面的查体:双下肢肌力1-2级(腿抬不起来那种),双侧肋弓平面以下感觉障碍,胸背部叩击痛明显!带来的胸部CT显示左肺上叶有一个大肿块影,内有空洞,边缘毛躁!

    初步诊断:1、左肺上叶癌伴椎体转移?;2、不完全截瘫

    到此时,我有些疑惑:患者肺上肿块有3-4年了,为什么还不清楚是啥?他们这四年都在做什么治疗?在我的追问下,病史逐渐明晰,同时也让我感到唏嘘不已!

    这位患者李先生,4年前因“胸闷”去医院查胸部CT发现左肺上叶有肿块影,当时大夫告知他,是肺癌可能,需要确诊下,确诊的方法是“经皮肺穿刺活检”!但是他们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家里邻居经过肺穿刺活检后明确诊断为肺癌,但不久就去世了,他们认为是肺穿刺活检加速了邻居的死亡,所以很恐惧,很害怕!后来就没在意这个事情,到了半年前李先生感觉说话声音嘶哑,越来越重,到医院一看,大夫告诉他肿瘤晚期了,不过他再次出院了,没有进一步在当地正规医院治疗!而是选择了当地一个满大街有广告的“某某中医院”,选择的理由是:家里的某个邻居说治疗的很好!在那个所谓的中医院拿了很多中药吃!但这些“中药”并没有阻止他的病情进展,相反,很快,大概2个月前他的胸背部开始出现疼痛不适,并逐渐感觉到肚皮以下开始麻木,此时他的选择是继续吃“中药”!直到1周前他突然发现无法下地走路了,并且吃不下饭了,才再次入住当地医院,住院期间双下肢肌力越来越差,彻底不能下地活动,即瘫了!

    到我们医院后,李先生的老伴还反复问我:“大夫,是不是那个医院的止痛药把我老伴吃瘫了?”

    我只想说,愚昧无知太害人了!希望他们能看到我今天的文章!毕竟信邻居不如信医生,不如自己看看专业科普靠谱啊!

    给他做了全面的检查,结果发现头颅、胸腔、心包、肋骨、胸椎、腰椎、腹部广泛的转移。

    看到这些结果后,我告知李先生家属,建议他们做个胸腔引流,将胸腔内大量积液引流出来缓解胸闷不适症状,顺便做个胸水病理检查,明确是否肺癌及肺癌类型,以便于进一步治疗,甚至看看是否有口服靶向药物的可能(这样可能会较好的延长生命,缓解症状,而且副反应很小)。但是他们仍然在犹豫、在考虑、在决定……!

    他们其实不缺钱(家里是拆迁户),他们其实很关心李先生的病情,他们都希望他能好起来,他们缺的是科学正确的对疾病的认识,对肺癌的认识,对肺穿刺这个操作的认识!

    今天他们考虑后不想进一步治疗了,要求出院,此时我也不想给他们太多的建议了,毕竟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了,我想我的建议已经没有意义了!

    如果他们4年前正确认识肺癌、积极治疗,或许做个手术即可,活个5年、10年的大有可能!甚至很有可能!

    一部分患者发现了肺部肿块即是晚期,而李先生很早就发现了肺部肿块,自己和家人硬生生的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把早期肺癌考虑、犹豫、等待成晚期肺癌并全身转移,落下这么个结局,实是可惜!

    以上介绍仅供患者及大众参考了解,具体情况需主诊医生结合各种情况来判断诊治!

    如需就诊请于我的京东健康工作站预约咨询!

  • 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体检意识明显较前加强,现在肺结节的发现越来越多,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期间,由于需要胸部CT筛查,再次发现了很多肺结节的患者,特别是磨玻璃结节。肺结节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性疾病,很普遍的一种疾病。有相当一部分人群,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纯恶性肺结节患者,大部分人只要规范的手术切除,即是治愈,预后和良性肿瘤相当。但是有一部分患者,或者因为手术时机偏晚,影响预后;或者因为病变成分本身恶性度较高,影响预后;或者因为手术不规范,切除范围不够,导致不良预后;也有一部分患者可能由于切除范围过大,而影响肺功能、造成呼吸功能方面的预后不良;甚至还有患者在行肺结节手术时接受开放大切口手术,实在不应该。对于肺结节患者们,自己的疾病,自己多少做些学习,做些基础常识的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以免碰到问题,上了头!

    那么,

    1、肺结节患者术后一般的病理结果都有哪些?

    肺结节到底是什么?是不是肺癌?是什么肺癌?是早期还是晚期?是每个肺结节患者关心关注的重点,先肯定的回答,肺结节不仅有肺癌的可能,还有很多其他良性疾病的可能,比如,最常见的肺部感染:如炎性假瘤(细菌感染所致可能)、肉芽肿性炎(结核感染所致)、部分真菌感染等等!还有肺部良性疾病,比如肺硬化性细胞瘤、错构瘤、增大淋巴结等等很多,所以肺结节不仅是肺癌,还有很多其他良性疾病的可能。

    而诊断为恶性肺结节的病理类型有哪些呢?术后确诊恶性肺结节一般肺腺癌最多,占绝大多数。其次有肺鳞癌、肺转移瘤、甚至肺小细胞癌的可能,这些概率一般很小。肺腺癌的分类又包括不典型增生(即AAH,属良性病变,后期可能发展为肺腺癌,暂时放此类)、原位腺癌(即AIS,目前已认为是良性病变)、微浸润腺癌(即MIA)、浸润性腺癌(即IAC)。而浸润性腺癌又包括有贴壁型、腺泡型、乳头型、微乳头型、实体型及少见成分型等等,大多数肺腺癌不仅是一种类型,而是他们之间的各种组合形式出现,专业的病理科医生会标注清楚每种成分所占的百分比,等等很详细的信息,因为这些对临床医生非常有用,医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患者的预后信息。这些信息一般都在术后的病理报告上显示,这个分类的逻辑关系,大家应该都清除了吧,有了这个基础知识后,继续向下看!

    2、什么样的术后病理结果可能造成不良预后?

    大家拿病理诊断的结果后,最想知道的是影不影响寿命?简单说,上述所说的良性病变,及肺腺癌的不典型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只要规范手术切除都不影响生命,切除既是治愈。而对于肺鳞癌、肺小细胞癌、及浸润性腺癌会影响寿命,特别是前两者及部分后者。鳞癌及小细胞癌预后稍差。浸润性腺癌如果含有微乳头成分、实体成分预后也不佳,对于贴壁型、腺泡型、乳头型成分的Ⅰ期腺癌一般预后良好,对生命影响较小。

    当然这仅仅是肺结节分期较早,没有淋巴结转移、没有其他转移的情况下的预后判断!肺结节的术后生存期判断,需要结合患者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治疗手段等等因素!对于Ⅰ期肺癌大家参考上段所述,大多数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接近100%,部分无预后不佳成分的10年生存率接近100%。对于Ⅱ期以上肺癌(即Ⅱ、Ⅲ、Ⅳ期)肺癌患者的预后要综合判断了!

    这一段太专业,大家要多咨询医生,每个患者的情况参考专业医生的建议。

    3、什么样的手术是规范的肺结节肿瘤切除术?

    不同的肺结节,对应不同的肺手术方案!手术医生能做到切除的不多不少,能做到在保证切除的彻底性(肿瘤学切除原则),又能做到尽可能多的保留余肺,保存良好的肺功能!这个很容易,似乎又很难!和手术医生对肺结节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技术力度、担当态度等有直接相关的关系!一般对于术前影像学诊断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或实性成分小于25%的考虑浸润性腺癌的靠近外周的肺结节在保证切缘足够的前提下可考虑楔形切除术;对于位于肺部深部位置的肺结节只要切除一般建议行肺段切除术,甚至肺叶切除术,即使是肺段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在交界区也要保证切缘的足够。除了判断手术的方案问题,手术切除后的切缘(即肿瘤距切除的边缘距离)也是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不足够的切缘是复发的常见因素之一,即使是很早期的肺癌,这个对于经验丰富的肺结节医生来讲,我们临床会偶尔碰到极早期肺癌切除后,过几年后再次复发的案例!这是值得警惕的,也是很多患者或医生担心的问题,但是无论任何术式只要保证足够安全的切缘即可避免!

    总之,在保证足够切缘的前提下,多保留健康肺组织,选择合适的术式,包括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等是基本原则,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预后!不过,这又是个很专业的问题,大家仅作了解,关键听医生的,听可信赖的医生的即可!

    4、肺结节手术后正常的恢复状态是怎样的?

    目前的肺结节手术方式就是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手术方式一般都是微创,或超级微创,即单孔胸腔镜下、双孔胸腔镜下,或三孔胸腔镜下的手术方式。术中切口很小,多在3-5cm内,会放置1根胸腔引流管(部分不留置胸管,但少数可能两根),术后1天开始进食活动,并逐渐下床,正常锻炼,一般情况3-5天拔除引流管,顺利的话1周左右出院。单纯肺结节手术目前都是“胸腔镜微创”加“快速康复”理念加持,较过去的手术方式、手术理念有明显进步发展,逐渐把胸部”大手术“,转化为胸部”小手术“,把原来的大切口手术加术后需要卧床3-5天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小切口微创手术加术后快速下床活动促进早期恢复的新理念。总之,对于患者的手术体验明显改善,绝大多数人手术恢复后的感觉都是,”哦,原来不过如此,---”!

    5、肺结节手术治疗后需要继续后续治疗吗?

    一般来讲,只要有引起不良预后的成分或因素存在都要进行术后治疗,没有的话就安心生活工作即可,不需多虑!

    什么是不良预后成分因素呢?如前文所述,对于Ⅰ期肺癌,如是浸润性腺癌,还有微乳头成分、实体成分,又或者切缘不够安全的情况下都建议进行后续治疗。而对于Ⅱ期、Ⅲ期及Ⅳ期肺癌,无论什么情况,都应进行后续治疗。术后后续治疗的方法一般是化疗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联合等手段,部分特殊情况会联合放疗治疗,而中医药治疗可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对于需要术后后续治疗的患者一般都会首先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如果有部分靶向基因突变,可以考虑术后靶向治疗、或化疗。如果没有基因突变只有选择术后辅助化疗了,现在新的证据也提示术后辅助治疗联合免疫治疗会提高疗效,延长复发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时间!总之,后续治疗的主要依据是术后病理结果,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及医生的经验来确定!

    到这里,肺结节相关科普已经更新的差不多了,后续会继续更新肺结节相关的其他补充问题,争取让大家一文阅尽,看完即可基本掌握肺结节的一般常识!

     

  • 近期,很多患者朋友做了胸部CT后发现“肺结节”,就慌慌张张地跑来咨询:

    医生,我这个肺结节是不是要变成肺癌哦?我要不要去做手术把它切掉哦?或者吃啥子药把它消掉?哪门我一点儿症状都没得,一查就有肺结节喃?该咋个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肺结节的六个小知识,避免过度紧张。               

    一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二 肺结节形成的原因?                                     

    引起肺结节的原因有很多种,得过细菌、真菌或病毒等引起的肺炎或肺结核,后期可能会留下肺结节;长期吸烟或从事粉尘重的工作等人群,容易有肺结节;还有肺部受过伤等,肺内留下瘢痕,也可能出现肺结节。                                    

    三 肺结节分哪几种?                                          

    A. 按照数量分类:单个病灶定义为孤立性,2个及以上的病灶定义为多发性。B. 按照病灶大小分类:肺结节直径<5mm定义为微小结节;直径为5-10mm定义为小结节;通常10-30mm的肺结节,应尽早找有经验的专家诊治。C. 按照密度分类:分为实性肺结节、纯毛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也叫混合密度结节,是含有实性成份和磨玻璃成份的结节。                

    四 哪些肺结节应引起关注?                                   

    当肺结节有以下描述时,我们要引起重视:(1)长期随访肺结节直径增大,符合肿瘤生长规律倍增时间;(2)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3)病灶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实性成分增加;(4)肺结节中有血管生成;(5)肺结节出现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                                                                    

    五 哪些人群应重点关注肺部筛查?                    

    虽然胸片X线也能发现肺结节,但大多数<1cm的结节在X线上显示不清,所以我们更推荐能显示出肺结节形态特征的胸部CT来做肺结节的筛查和随访。我国专家推荐肺癌高危人群应该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以助早期诊断。肺癌高危人群是指: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1)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但戒烟时间<15年;(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砷、铬、石棉、铍等接触者);(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肺结核病史者;(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肺癌家族史者;(5)长期吸入二手烟(家庭或室内工作场所,>2h/d,至少10年)或长期暴露于厨房油烟中(炒、煎、炸等烹饪)。      

    六 那种肺结节需要外科干预?                             

    (1)直径≥15 mm 的持续性 pGGN(纯磨玻璃结节),直径≥ 8 mm 的实性结节或实性成分≥5 mm 的持续性 PSN(部分实性结节),高度疑似恶性者。(2)影像学形态如毛刺、分叶、胸膜改变 (胸膜牵拉、胸膜皱缩、胸膜附着、胸膜凹陷)、空泡征、血管征(扭曲/扩张/僵硬)及囊腔型等恶性征象者。(3)动态随访后稳定或增长(结节最大径或实性成分最大径增长≥2 mm)。

    总之对于肺结节也不能谈之色变,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对于诊断“癌”的磨玻璃及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治愈率接近百分之百,如果发现肺结节应找专业医疗中心就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体检意识明显较前加强,所以现在肺结节的发现越来越多,2020年的新冠肺炎期间,由于需要检查胸部CT筛查,再次发现了很多肺结节的患者,特别是磨玻璃结节。参考部分文献发现,肺结节的检出率在1%-20%,而吸烟、高龄、人群、有肺部疾病史等人群发现率相对较高。对于发现的肺结节人群,真正考虑恶性或者说需要干预治疗的肺结节在10%左右,其他的肺结节人群基本可以安全随访!

    那么,

    1、肺结节的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正规来说,肺结节或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三霾五气,包括雾霾、烟霾、心理有阴霾;大气污染、烟气污染、厨房油烟气污染、装修材料释放的气体污染以及爱生闷气等。但在真实世界中,肺结节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也未能完全明确。其实,肺磨玻璃结节或肺癌的发生难以以单一的因素来解释发生的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体检意识及检查仪器的变化导致肺结节发现的增多了,以前体检或住院常规是查胸片,这种情况磨玻璃结节是不可能被发现的,发现时往往肺肿瘤都已经在几厘米的大小了。随着胸部螺旋CT普遍用于常规体检及住院检查中,导致大量的肺结节被查出,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2、到底什么是肺结节?

    平常老讲肺结节,到底什么是肺结节,这是个概念的问题,就如图中这张胸部CT,就是这个肺上长了个小阴影,更准确的说就是肺部CT上看到的非正常阴影,我们把肺内小于3厘米的占位性病灶叫结节,大于3厘米的叫肿块。肺结节又再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以及实性结节。其中以混合磨玻璃结节最可能为恶性。结节可以是圆形类圆形,也可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甚至有些呈小片状。多数长在肺的外周部位,有时也会靠肺叶中央,一般较少位于紧邻主支气管的中央型。总的来讲,肺结节可以是肺癌,肺部感染,肺部良性肿瘤,等等,所以说肺结节不一定肿瘤,相对来讲肺结节是肺癌的概率还是较低的,当然,判断肺结节性质的事还是交给专业医生吧!

    3、如何应对肺结节?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如何应对肺结节呢?通常发现肺结节的朋友们,都是通过体检或者看其他疾病查胸部CT时偶然发现的肺结节。发现肺结节后,首先要寻找一位专业的胸外科或者呼吸科医生,重新再查一个薄层的胸部CT,或增强的胸部CT,来进一步的看清楚肺结节的大小、形态、特征,来分析肺结节是良性的或恶性的,或者说哪个可能更大,这个时候往往一个专业的医生就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会科学的指导患有肺结节的朋友们下一步怎么处理肺结节,是继续完善其他检查再判断?是继续观察等几个月再查看变化再确定?是直接告知良性病变无需处理?还是考虑肺癌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等等。具体如何寻找专业的医生指导,这就需要大家的智慧了,当然张医生也是欢迎随时点击咨询的啦!记住,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因为担心害怕焦虑,乱了方寸,乱投医啊!

    4、什么样的肺结节可能是恶性高,不及时手术预后较差?

    肺结节种类较多,专业性较强,不过大家仔细认真学习,也能有个基本的认识,什么样的肺结节不能观察,需要及时手术呢?如果是纯磨玻璃结节,一般风险不高,发展较缓慢,进行适当时间的观察,即使出现病灶进展了,再手术也不会影响预后,不会有耽误病情的风险。如果是混合磨玻璃结节,若考虑是早期肺癌的话,危险性要高于纯磨玻璃结节,当然这类结节有些也是炎症性的,可能是肺炎后的吸收期。对于实性结节,虽然大部分实性微小结节、小结节是良性病变,但一旦实性结节是肺癌,那么它的恶性程度就明显高于磨玻璃结节,尤其当病灶有毛刺征、分叶征、血管征、膨胀感明显等恶性特征时,要尤其注意。如果实性结节在随访过程中有增大,或出现更多的恶性特点,那么更是要特别警惕,需要及时的取得病理诊断,或及时的手术切除病灶。肺小结节中也有极少部分的肺小细胞癌(此类肿瘤是肺癌中恶性度最高的,发现时许多病例已经是晚期,一般没有手术机会),以肺结节为表现的早期肺小细胞肺癌极难诊断,容易遗漏,尤其短期内生长迅速的肺结节,需要特别注意。所以对于实性肺结节病灶,一定要比磨玻璃更加警惕些。

    ​5、什么情况下的肺结节需要手术切除?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非常专业,仅供大家参考参考就行了。我们专业的胸外科医生一般建议大于8mm,且影像学考虑肺癌的肺结节一般建议切除,但是大小不是唯一的标准,对于明显倾向肺癌的结节,有时候小于8mm,也可以切除。若是实性结节,临床考虑恶性可能性较大的,应积极手术,或仅进行短期随访再干预;若是纯磨玻璃结节,一般经随访后没有缩小的,大多数为早期肺癌,但是此类结节一般都是极早期,可以进行长期随访,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增大了,长浓了、出现恶性特征了应及时手术干预;若是混合磨玻璃结节,如果考虑肺癌,一般还是建议及早手术治疗更佳,因为此类结节有可能会有浸润性(此特征影响预后),观察过程中会胆战心惊,不如直接趁早切除,以绝后患!

    当然,此时如何手术?切除多少?手术医生的理念、技术因素可能有很大影响。待我后续逐渐更新!

  • 先说个自己经历的一个故事,大概是2011年,那个时候还在读研究生,晚上值班时来了一个气胸患者,花季少女型,但气胸很严重,必须立即行胸腔置管引流,我们就在她的乳腺外上侧靠近腋窝处(教科书式经典位置)给予置入胸管引流,那个时候在那个医院(江苏某知名医院)还是粗管(胸部手术后用的那种管子,类似手指头粗细),置入时需要在皮肤切开一个大约1-2cm的切口(相当于一个小手术了)。整个操作过程中,这个年轻女性患者极度的痛苦伤心,让作为医生的我看的实在不忍下手,也生生体会到了她的“切肤之痛”!想想她小小年纪以后在胸前留下这么个疤,内心中一万个“怜香惜玉感”,实在是深感愧疚!不过当时那个患者病情较重,不得不置管,而且那时没有细管(或者说所在医院所在科室没有),自己尚是年轻医生,无法改变一些事情,但内心深处也被这种情形所震撼,暗自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改变,争取减少各种损伤,争取各种微创,避免患者遭受大的痛苦!

    普通胸管和微创胸管的比较
     
    试想如果现在,再次来了一个类似的患者我会给她(或他)置入很细的(约2-3mm)胸管,而且置入过程中基本无感(在开始进行局部麻醉时会有类似扎针的轻微痛感),拔除后仅留下约2mm圆形小孔,很快(1-2天)即可闭合,基本不留或很小疤痕,对未来的生活不会有大影响!
     
    对于胸腔积气、积液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有诸多优势,而且安全可靠,再加上目前多置入细管(直径约2-4mm),操作及其微创,几乎不会对患者造成什么影响(不怕压,不怕折,不怕翻身),且仅遗留下很小的疤痕,尤其适用于年轻患者!
     

    完整的一套引流管装置
     
    胸腔置管的必要性及优势:
     
    1、胸腔置管可一次引流完全或尽可能的引流完全胸腔内积液、积气,胸腔积液积气干净了或不能引流出来了再拔管,更测底,避免反复;
    2、相较于单纯胸腔穿刺术,不需反复穿刺,可明显减少如刺破血管造成胸腔出血、刺破肺脏造成气胸、胸膜反应、麻药过敏、疼痛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
    3、可依据病情多次行胸水化验,并根据病情变化补充相关检查,更利于明确诊断,早期诊断;
    4、可多次经置入胸管内注入药物,如注入“尿激酶”溶解增厚胸膜、稠厚胸水更利于引流彻底,注入抗化疗药物药物治疗胸膜转移肿瘤、控制胸水等,注入黏连剂控制胸腔积液、积气等;
    5、最后,也是关键一点,由于目前我院使用的胸管基本都是较细的(仅2-4mm)、较软的、几乎不留疤痕的、利于携带的微创胸管,而不是较粗的那种传统硬质胸管(类似手指头粗细),舒适性大大提高,使患者更利于接受胸管引流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气积液的具体治疗方法:
     
    气胸患者在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前一般需要有胸片明确积气位置(左右)、积气量,是否有黏连及肺质情况(胸部CT显示效果更好,更安全),然后置入胸管,下接引流瓶,引流出气体。单纯青年患者气胸一般1周内基本可痊愈,拔除胸管。
     
    而部分超过2周未愈患者、反复多次气胸发作患者、肺内有明确大泡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目前一般行经胸腔镜单孔或双孔微创手术治疗)。
     

    心形位置为气胸患者的常见引流位置(及第2肋间与锁骨中线交叉点处)
     
    对于部分高龄气胸患者多合并其他疾病,如肺气肿、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尘肺等疾病,需要针对病因如抗结核等治疗,气胸尚能逐渐预合。部分患者也需要手术治疗,可能行单纯肺大疱切除,或者肺减容术甚至肺叶切除等手术治疗。
     
    胸腔积液患者在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前一般需要有胸部CT明确胸腔内情况,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肺部肿块,肺部感染,心脏大致情况,积液是否包裹,是否在肺叶间、肺叶内等。再行胸腔彩超探查(有兼顾定位作用),明确是否有水,有多少水,水是稀稠,并明确可行穿刺抽液的具体位置、安全距离等。置管完成后一般需接引流袋引流胸水,必要时(合并气胸时或肺部有破损时)需要接引流瓶。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各种化验检查,具体详见我的其他文章有详述。
     

    这是个引流积液的患者(原谅胶布粘的不巴适,肯定非本人所为了)
     

  • 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体检意识明显较前加强,现在肺结节的发现越来越多,肺结节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性疾病,很普遍的一种疾病。通过几期的更新,很多身患肺结节的朋友们对肺结节都有了基本的、全面的了解认识,作为肺结节的最后一期更新,本期主要聊聊肺结节的术后管理应当如何,大家可能关心肺结节术后要如何锻炼,有没有忌口,怎么复查等等。那么~

    1、什么样的肺结节需要PET-CT检查?

    发现肺结节会令很多人倍感苦恼,尤其是那些一时不能判断性质的肺结节,咬牙开刀吧,怕是良性的,白挨一刀;随访观察吧,感觉体内有个定时炸弹,弄得很多人夜不能寐,焦虑不安,于是有人想到PET-CT这个检查。PET-CT就是通过分析 “18氟-脱氧葡萄糖”这种示踪剂在人体内的聚集量,来判断是否有肿瘤或者判断异常肿块是否是恶性肿瘤的一种检查,因为肿瘤细胞代谢旺盛,示踪剂的吸收比正常细胞多,在病灶部位就会大量聚集,随后在显像上表现为亮度较高的亮点而鉴别出肿瘤细胞。但是对于肺结节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小于8mm的磨玻璃结节,即使是恶性肿瘤,也是及其惰性的,对示踪剂的吸收和正常组织类似,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光亮特点,所以没有价值。而对于含有实性成分的大于8mm的肺结节在鉴别肿瘤上才有一定的价值,但是部分感染性病变在PET-CT检查中也会表现出恶性肿瘤的影响,会干扰PET-CT的判断。

    不过,对于诊治肺结节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说,单纯的薄层胸部CT可以评估多数肺结节的性质。

    对于较大的实性肺结节(大于2cm),和肺肿块(大于3cm)的患者在手术前行PET-CT检查不仅可鉴别肿瘤性质,也可评估全身是否有转移病灶的情况,这个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另外,PET-CT检查较贵(我院稍便宜,6000多),且不在医保范围,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影响,不易常做(一般大于每年1次是安全的)。

    总之:

    对于纯磨玻璃样肺结节和≤8mm的肺结节一般不推荐PET-CT;

    对于不能定性的直径>8mm的实性肺结节可进行PET-CT,扫描区分良恶性;

    多发肺结节需要除外转移性肺癌的时候要做PET-CT,有助于鉴别是否转移性肺癌;

    部分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做PET-CT,可以检查有无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

    2、肺结节术后需要复查吗,如何复查?

    一般情况,单纯的肺结节都是早期肿瘤,手术切除后即是治愈,和正常人一样。但是,肺结节术后任然需要复查,只是不同类型肺结节,不同的病理结果,术后复查的方式和目的不同。

    如果仅有一个或少量结节,手术全部都切除了,只需要术后1月左右复查一次看切口及胸腔内恢复的怎么样,切口是否完全愈合,胸腔是否有积液等异常情况,如果恢复的很好,就相当于完全治愈了,以后可以再也不需要因为这个肺结节来医院了,但是还是要正常频率体检的!

    如果是多发结节的患者,一次不能切除完全的,除了正常的术后复查外,对于剩下的结节还要规范随访,观察变化!有的结节甚至还要再次手术!

    对于部分分期Ⅰb期及以上(即肺癌分期为非Ⅰ期)的肺部恶性结节患者,或者病理检查提示有预后不良成分(如含有实体型、微乳头成分)的肺恶性结节,术后需要进行后续治疗,治疗结束术后,一般建议每半年复查胸部CT等检查,后续看结果决定复查间隔时间,因为这种恶性肿瘤有复发可能。

     3、肺结节手术治疗的窗口期在哪里,有多久?

    一般认为,在恶性肺结节发生转移之前手术切除病灶,是对疑似早期肺癌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处理的最佳时机。但如何把握这一最佳时期,不过度治疗,又不错过治疗是一对辨证矛盾体,二者之间所谓度的衡量,其实都是为了患者的切身利益考虑。专业上讲肿瘤性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是否选择手术,取决于该结节所处的病理阶段,即微浸润腺癌、浸润腺癌建议手术治疗。而原位腺癌(尤其2015年的WHO病理分类中将肺原位腺癌剔除出肺恶性肿瘤种类,即肺原位腺癌属于癌前病变,不是正常所说的肺腺癌了)不需手术治疗。

    但是术前如何诊断肺结节性质是个难题,多数只能通过影像学诊断,和医生的诊断水平直接相关,如果影像学诊断(即薄层胸部CT),考虑原位腺癌,可以继续观察;如果考虑有微浸润腺癌、或浸润性腺癌可能,建议手术切除治疗,否则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部分即使考虑肺原位腺癌的患者们结节直径在8毫米以上、心理压力大、又愿意积极开刀,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以绝后患。

    事实上, 肺部磨玻璃结节属于惰性病变,发展缓慢,多数呈现出3~5年增长1~2毫米的“龟速”。这就使得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有较长(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的手术的窗口期可以选择。

    但是,对于无法辨明病理阶段的肺结节,建议定期随访观察CT,动态看变化。如果有大小、形态、密度的改变,还是要及时就医,必要时手术处理。

    4、肺结节术后需要注意什么,如何锻炼?

    肺结节患者大部分是使用的微创手术(我们团队持续更新跟进最先进的微创技术),一般术后5-7天可以出院,部分患者甚至更早出院。出院后一般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仅仅部分患者需要继续口服几天抗生素、止痛药等。

    对于回到家的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呢?

    主要以下3个方面:

    咳嗽!活动!饮食!

    咳嗽:咳嗽可以排除痰液以及陈旧性血块,手术是一个创伤,对肺部有创伤,容易形成血液残留,形成痰液积存。咳嗽可以排除这些血块、痰液等“异物”。咳嗽也可以促进肺组织的早期复张。通过咳嗽的锻炼,我们可以使剩余肺组织充分填充胸廓,让术后的肺功能发挥到最好状态。

    活动:术后早期锻炼能使身体机能迅速恢复。促进四肢、胃肠等多处机能的恢复,也可以防止一些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血栓形成,甚至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所以术后回家后就把自己当作正常人一样,除了一些剧烈运动外,一般的正常活动都可以。

    饮食:术后一定不需要忌口,鸡鸭鱼肉以及各类食物均可使用,而且要多吃高蛋白食物,补充因为住院期间饮食不习惯造成的营养损失,不过生冷刺激食物不要吃就行了,一般先吃容易消化的,逐渐就正常饮食了,不存在民间所谓的“发物”一说。

    另外,作为患者家属的话,一定要精心呵护,督促患者加强咳嗽、持续活动、高质饮食,每位患者都会恢复好,也祝愿每位患者平平安安,健康长寿。

    5、诊治肺结节的专业医生张医生是何许人也?

    肺结节的相关专题科普已经更新到此,暂时告一段落!相信会有部分发现肺结节的患友们或患友家属们会有些好奇,写科普的张卫东医生何许人也?借此机会,和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本人研究生毕业后即一直工作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目前就职于胸外科二病区(即我院7号楼5楼),从事胸外科专业已经十余载。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等协会会员。2013年开始关注肺部结节的临床诊治,研究肺结节的恶性特征,并曾致力于预测恶性肺结节的临床模型的建立。2014年接触单孔胸腔镜在胸外科的应用,后逐步熟悉、熟练应用于肺部结节、肺部肿瘤等胸腔内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得益于十余年的胸外科专业的临床工作经验和一年的国际级胸外科医疗中心上海肺科医院的专业研修,截止到目前已主刀、参与肺结节的临床诊断及单孔胸腔镜治疗胸腔内疾病上千例,在肺结节的诊治及单孔胸腔镜的手术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除了肺结节的诊治外,张医生还擅长诊治各种肺癌、手汗症、气胸、胸腔积液、漏斗胸、食管癌、纵隔肿瘤及胸部各种少见罕见疾病的诊治。以及肺部、胸壁、颈部结核等结核疾病的诊治。

    另外我们团队独创的改良纵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方式,手术较其他术式更微创,术后恢复更快,尤其适用于其他术式不能耐受的患者,如合并胸肺部疾病、或部分高龄患者!我们团队依靠我院强大心外科心内科技术,对合并心脏疾病的肺癌、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上更安全,更放心,能常规开展各种联合心脏疾病手术治疗肺癌、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模式。

    总之,我们团队目前专注于单孔胸腔镜下超微创治疗肺结节、肺癌等胸部疾病;依据临床诊治指南、共识、大型临床研究能个体化综合治疗各种晚期肺癌,努力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外我们团队对肺结核、结核性脓胸、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亦有深入研究!

    在不断提升临床业务能力,紧跟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的同时,我们团队在临床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截至目前已经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6篇,其中中华系列3篇,SCI收录论文6篇(累计影响因子20分以上),主持2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曾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曾获得省级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未来,我们团队将持续跟进国内外医疗先进技术,不断探索优化临床常见、少见疾病的诊治及微创技术!      

    到这里,肺结节的科普内容暂时已更新结束,相信大家通过我的肺结节科普系列内容,基本可以一文阅尽几乎所有肺结节的专业基础知识,能更从容的面对肺结节,选择合适的肺结节诊疗方式,也欢迎关注后续其他科普系列内容!

     

    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