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图书 正文

宋代格韵说研究/光明社科文库简介读后感,经典语录书评

2020-04-21 18:10 来源:京东 作者:京东
书评
宋代格韵说研究/光明社科文库
暂无报价
1评论 100%好评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宋代格韵说研究/光明社科文库》是研究宋代格韵的学术专著。《宋代格韵说研究/光明社科文库》介绍了格、韵两个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分析了它们不同历史阶段的诗学含义,论证了二者在宋代发生质变的必然性、格韵比其他范畴更深刻地体现了宋诗学的独特质素,并对北宋中期的邵雍、苏轼、范温的格韵观点进行了阐释与对比分析,揭示了格韵概念的变化过程,并对清代以格韵评价文学、艺术、人格进行了研究。
作者简介:  傅新营,男,1971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昌邑市。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致力于古代文学和文学教育的研究,曾编著《聆听夏天的絮语》《华夏鼓韵》《爱犬的天堂》等作品选集,发表《“性”!灵”与早期性灵思想》《“距离说”与“以悲为美”的审美特质》《就风意象论阮籍(咏怀诗)的造象方式》《从唐宋诗学的比较看“格韵说”对宋诗学的意义》《黄庭坚诗论中“格”的深层意义》《宋诗学独立的标志:邵雍与“格韵”说的提出》等学术论文。
目录:序
导论

第一章 格韵说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格、韵的精神指向:六朝的“风格”“风韵”
第二节 唐代的意格理论与格、韵的初步融合
第三节 唐代的“风韵”及美学理想的初步人格化
第四节 唐末的“气韵”与格、韵并用现象的出现

第二章 格韵说的出现与宋代诗学的转变
第一节 邵雍与“格韵”一词的出现
第二节 “格韵”与人格精神的审美化
第三节 邵雍的格韵说与时代精神
第四节 格韵说与宋代诗学理想的转变
第五节 格韵诗学特征的初步表现

第三章 苏轼与格韵说的初步建构
第一节 苏轼笔下的“格韵”
第二节 人格诗学——格与韵的聚合与融会
第三节 格韵的审美特征——清新
第四节 苏轼格韵说的思想来源

第四章 黄庭坚与格韵说的继续发展
第一节 黄庭坚对苏轼思想的继承——清新与笔力
第二节 “韵胜”——韵对格的涵容
第三节 韵胜的写作实施:诗人句法与人格精神

第五章 范温对苏黄格韵说的总结与深化
第一节 作为“世界精神”的韵
第二节 诗法与韵的实现

第六章 格韵说在南宋的演进
第一节 南宋社会条件与诗学理念的变化
第二节 格韵说的继承与分化
第三节 理学诗派与格韵说的哲学化
结语 格韵说对宋诗学的意义
余论 论“性灵”的含义与早期性灵思想的特点
参考文献
后记
热门推荐文章
相关优评榜
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购物指南
购物流程
会员介绍
生活旅行/团购
常见问题
大家电
联系客服
配送方式
上门自提
211限时达
配送服务查询
配送费收取标准
海外配送
支付方式
货到付款
在线支付
分期付款
邮局汇款
公司转账
售后服务
售后政策
价格保护
退款说明
返修/退换货
取消订单
特色服务
夺宝岛
DIY装机
延保服务
京东E卡
京东通信
京东JD+